探险家和发明家赫库勒斯弗洛伦斯(HerculeFlorence)的肖像
热带中的日光书写
文
NataliaBrizuela
译
殷洁
年6月,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HenryFoxTalbot)写信给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植物学家,表示他的“光源式”绘画——他将最初借助日光显微镜得到的原型摄影称作光源式绘画——可以成为植物学家的“得力助手”。在后来的信件里,塔尔博特坚持认为他的创造会“大有裨益,特别是对自然学家来说。你可以轻松复制最复杂的事情,比如结晶、植物的微小组织等等。”
塔尔博特被公认为摄影术的发明者,而他几乎不知道,早在6年前一名29岁的巴西人就已发明了“光源式”绘画这一摄影形式,旨在帮助自然学家,远远早于欧洲对如何锁定光与影的讨论,包括年法国科学家和政治家阿拉贡(FranoisArago)在巴黎科学院展示的达盖尔式摄影法和同年英国科学家约翰赫歇尔爵士(JohnHerschel)在伦敦皇家学会提出纳入新词“摄影术”,当时他所说的“通过摄影获得的图像”如今成为了著名的短语。
年,法国人赫库勒斯弗洛伦斯结束了他四年制图员的任务,在巴西圣保罗郊区定居下来。18世纪20年代,他随俄罗斯自然学家远征队进入亚马逊河流域,发明了他称为摄影术(用光书写)的复制方式,多年之后福克斯塔尔博特用相同的措辞形容他的创造。弗洛伦斯用光书写的发现从某些程度上看有些偶然。与欧洲描述摄影术发明时运用的典型措辞不同,他的发现既不是19世纪化学家和艺术家进行的曝光和银化合物试验,也不是浪漫主义诗人笔下被称为“自然”的难以驾驭的生命体,而是他长期探索印刷术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弗洛伦斯创造了一套整理和系统性记录他在亚马逊地区发现的大自然声音的方式,他想要将这种记录方式复制出来并传播给更多人。
18世纪20年代,弗洛伦斯抵达全新的帝国巴西,起初生活在里约热内卢,在当地一家书店和印刷社工作。几年后,他在圣保罗郊区的小镇圣卡洛斯(坎皮纳斯州)定居下来,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晚年。弗洛伦斯应征乔治海因里希冯兰格斯多夫(GeorgHeinrichvonLangsdorff)的远征队并成为远征队的第二名制图员——原计划同行的有著名德国画家约翰莫里茨鲁根达斯和一位年轻艺术家阿德里恩陶纳。在远征启程前,鲁根达斯与兰格斯多夫发生争吵,被迫离队——之前,已经许久没有生活在巴西。远征队的目标是沿着一条河流的路线抵达位于亚马逊河流域的帕拉州,沿路进行此类探险典型的植物学、天文学和制图学观测研究。
在弗洛伦斯这些年间零散记录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他热衷于旅行和探险——正是这一特质将他带到了巴西–他在这一征程中感到十分疲惫。日记中他用“使人筋疲力尽、极度痛苦和不幸地旅行”等字眼描绘这一旅程,屡次这样写道“看到巴西的一个村庄,就像看到了所有村庄。”弗洛伦斯对巴西有这样的观察感受,并不足为奇,他经常说他所移居的国家自然资源过剩,却极度缺乏文化。作为受雇的画家,如画的风景却令他感到无趣。在日记中他质问将大自然重新描绘下来,效仿在欧洲已经被收集和存档的资料集,制作更多资料集的意义在何处?是否还有一些未知的原始的东西可以丰富世界已有的清单?大自然就这样成为了毫无生气的静物画吗?显而易见、平凡琐碎、可以预知、死气沉沉?
弗洛伦斯渴望记录自然世界包罗万象的独特性、奇异性和它所赋予的能量。他发现自19世纪初期的自然学家远征队创造了浩瀚渊博的资料集和制图学知识之后,他们再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