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全市非遗工作会议召开
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其中
厚街镇文化服务中心
获评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厚街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传承申报了12项省市非遗项目
全市前列独具特色
组成了厚街丰富的非遗文化名片矩阵
今天(6月11日)
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一起来认识下这些厚街“名片”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莞草编织
年龄:+岁
由来:旧时厚街多个社区盛产莞草,很多村民以莞草编织为生,莞草编织制作工艺颇为出名。
成长:厚街优质莞草、草织品产量高,出口很畅销,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传承:凤山公园种植莞草,组织群众、学生等体验莞草收割乐趣,了解学习莞草编织传统技艺。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舞木龙
年龄:+岁
由来:村民“舞旱龙”求雨,祈盼风调雨顺,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
成长:桥头社区每年端午节举行“舞旱龙”巡游,村里男女老少齐参与。
传承:学校开设“舞旱龙”课堂,桥头以“旱龙故里,龙舞桥头”为主题,打造文化体验社区,在美丽乡村和文化建设中融入“舞旱龙”文化。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厚街腊肠制作技艺
年龄:+岁
由来:相传南宋末年战乱,厚街王姓村民把大米和碎肉拌匀灌入肠衣,用小绳束成一节节晒干,随身带备逃难,厚街腊肠产生。
成长:厚街腊肠制作技艺独特,是厚街手信,享誉东南亚及港澳地区,远销欧美等地。
传承:建立鑫源食品文化博物馆,免费参观,可参与体验腊肠制作,获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东莞市工业旅游示范点”、“AAA”级旅游景区等,创新研制陈皮腊肠等新品种。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厚街濑粉制作技艺
年龄:+岁
由来:相传公元年立村以来,厚街人在“食”字下功夫,创造了濑粉,逢年过节、生日、办喜事,吃濑粉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成长:吃濑粉习俗延续至今,独特而富有文化内涵濑粉制作技艺传承下来。
传承:手工制厚街濑粉成厚街美食名片,深受全镇及邻近各镇酒店、食肆欢迎,是群众日常生活食品,获选厚街十大名菜。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双手洪拳
年龄:+岁
由来:由洪熙官弟子兰桂、老茂传授而来,厚街大塘人士王鲁作师承并发展研创成双手洪拳现有的八个套路。
成长:旧时大塘村春节期间有舞麒麟拜年传统,后有双手洪拳表演。如今村中子弟日常习练双手洪拳强身健体,与舞麒麟相结合,表演或外出参赛。
传承:拍摄双手洪拳电影,双手洪拳进校园,以双手洪拳为元素拍摄接种疫苗宣传片等。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新塘抢炮头
年龄:+岁
由来:新塘刘家族人纪念文天祥等三位民族英雄,定每年正月二十为祭祀日,期间举行抢炮头活动。
成长:新塘社区古坑村每年正月二十举行“抢炮头”活动,大家争相参与,抢到炮头意味着抢到一年“好彩头”,外地游客慕名前来。
传承:升级改造旧古坑炮台,提升周边人居环境,建设古坑广场公园,打造成社区文化阵地,在村史馆开辟非遗展示区,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海月风帆传说
年龄:+岁
由来:源于妻子站在岩石上盼望丈夫归来的爱情故事,“海月风帆在井中”远近闻名,海月岩成东莞八景之一。
成长:年,港澳同胞和群众捐助重修海月岩风景区。年开始在海月岩举办龙舟文化艺术节,以“海月风帆传说”为主题编排大型集体舞蹈。
传承:涌口社区对海月公园、海月广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海月岩公园旅游片。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广式红木家具制作技艺
年龄:+岁
由来:第一代传承人因家贫外出学习红木家具制作,掌握广式红木家具制作技艺。
成长:历经四代传承,在厚街创立家具生产企业,从事广式红木家具设计制作。
传承:传承人坚守保护传承,逐步为国内广式红木制作技艺的重要代表,依托红木家居文化艺术馆推广非遗文化和工艺,因应新时代发展升级品牌和产品,红木家具产品远销国内外。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厚街什锦菜头制作技艺
年龄:+岁
由来:厚街人把荞头、芥菜心、黄瓜、白瓜、子姜、红萝卜等十几种原材料菜加工成一种新菜式,因材料多样取名“什锦菜”。
成长:厚街人送礼和餐前重要佐食之一,被誉为“中国沙拉”,厚街茶楼宴席上餐前开胃小菜和常用配料。
传承:传承人王慧婵祖传技艺,至今坚持手工制作,深受广东及港澳客商的认同。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沙琪玛制作技艺
年龄:+岁
由来:沙琪玛是满族食物,相传多年前传入厚街,成为各大茶楼和厚街人青睐的糕点。
成长:厚街食品企业生产制作沙琪玛,进入商超等地,成厚街特色手信。
传承:在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结合现代市民的口味,创新推出红糖玛仔、牛轧玛仔、坚果玛仔等品种,远销海外和珠三角及长三角。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酱油酿造技艺
年龄:+岁
由来:由第一代传承人在佛山酱园当学徒,学成之后将技艺传到东莞、厚街。
成长:第三代传承人陈什根、刘银祝熟练掌握酱油酿造技艺后,于年创办新源食品厂,注册生产了“竹溪牌”酱油。
传承:岭南地区传统酱油酿造技艺的结晶,传承至第四代传人,除了在厚街,还在多个镇街广泛流传。
非遗“名片”
点此开启
东莞鸡蛋卷制作技艺
年龄:90+岁
由来:鸡蛋卷是东莞人喜庆节日的传统食品,鸡蛋卷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成长:桥头邓德恩以独特的工艺,创立了“邓德记”鸡蛋卷,成为逢年过节时海外及港澳同胞归乡的馈赠佳品。
传承:“邓德记”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经过邓氏三代人近百年的专心研制、不断创新工艺,公司推出的鸡蛋卷远近驰名。
近年来厚街致力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深挖特色亮点、打响非遗品牌推动非遗在创新传承中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文稿:黄艳敏
制图:涂丫
编辑:王勤锋
版式:王小缘
往期精彩回顾
直击高考首日,这些画面亮了新花样!厚街果农打造出生态立体农场,还种了“植物大熊猫”刚刚!东莞春季国际车展圆满落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