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文书太难写啦!想必在留学圈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呼声。可能在写文书的时候会觉得用英语写文章已经够难了,没有思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内容...这些问题让文书写作难上加难。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才是最头疼的。有竞争力的文书,都是具有个人特色的,不能套模板,更无法复刻别人的内容。为此,在此给大家总结一下,英国留学文书写作的经验,希望大家能推人及己,找到写作灵感。当然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我们常说的留学文书,主要指个人陈述(PersonalStatement)、推荐信(ReferenceLetter)、个人简历(CV),也就是压倒多数申请人的三座大山。其中CV不是必备材料,应届毕业生或工作不超过一年的同学们可以不提供。申请在什么情况下建议提供CV呢?当你大学课外活动、奖项、实习、研究特别丰富,而PS和RL中又无法完全体现时,可以提供一份CV。为了写好文书,我们要先理解文书在申请过程扮演的角色。个人陈述(PS)个人陈述,从自身角度,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故事、能力、兴趣、目标。可以包括的内容有:1)学术背景(当前专业和学习情况,如果转专业申请,要逻辑清楚地表明理由)2)课外活动和实习经历(目的不是罗列活动或实习,而是表明自己学术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比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时间规划能力、专业实力等。不要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更不要把篇幅放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问题上,建议用具体的内容和例子来充实。)3)选择某个国家、学校、专业的原因(视自身情况安排详略,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可以详写)4)职业规划(学校喜欢对未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并且想知道同学们选择的专业能够如何帮助你实现职业规划)5)个性化内容,鼓励同学们把自己个性化的内容体现在PS中,比如:兴趣起源、音乐天赋、体育特长、参与的研究项目、发表的论文、拍摄的短片、解决的社会问题、受益的交换经历、难忘的旅行、平均低的原因(非借口)、特别擅长的科目等。举个例子,有不少同学很疑惑,学术背景和均分,有什么好写的!难道要列出来上过哪些课吗,自然不是,比如说下面这个,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不要误解,学术背景不是非交代不可,大家选择内容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你有话可说的点来写。如果能牢牢把握住PS第一人称的特点,会对大家的写作很有帮助。一方面,它让我们能畅所欲言,以我们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能够写出最微妙的心理状态,观点态度,背后的付出,默默坚持的习惯,事件带来的个人成长,甚至是多年前的小秘密。这是推荐信和其他文书材料远远做不到的,说到底PS是personal的,带温度的。另一方面,PS的第一人称限制了我们无下限的夸赞自己。我见过的很多PS,更像是自我评价,将自身优点全部堆砌起来,丰功伟绩列出来,附带很多不合时宜的吹嘘。聊天时我们能轻易识别夸夸其谈自我吹嘘的“伪君子”,并且自动屏蔽他的讲话内容,哪怕他讲的多半是真的。招生官看你的文书时也一样。最好的名片永远是你的作品和做过的事。一个没有作品,但是长得超美超帅的明星,我们管她/他叫“偶像”,只有演技好,作品出色的,我们才称“演员”。所以,建议同学们把自己的本事藏在事例中,通过讲述自己遇事的反应、作为、成长和结果,来表现你的能力。把血脉藏在肉里,它才能流通。当然,凡事过犹不及,同学们不要over-reading这条原则,把PS写成storytelling。推荐信(RL)英国大学申请需要提供1到2封推荐信,多数为2封,其中至少有1封为学术推荐信。推荐信和PS相反,是以第三人称,对申请人进行评价。利弊也与PS相反。一方面,它允许推荐人直接评价和夸赞你,而且这个人还是老师或者雇主,社会地位高,说话可信度高,还很了解你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这简直就是一条捷径啊。好比你的原领导跟你的新领导说,这个人我用过,上手快,业务能力强,会来事,给我们公司创造了不少价值,你的新领导肯定从一开始就对你刮目相看。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实例进行论证,把人吹上天,却说不出半点凭证,那招生官看到的将只是一堆形容词,甚至挑不出哪个形容词最适合你。另一方面,因为推荐人不是你,甚至不是你亲近的朋友,没办法了解到你的一点一滴,所以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推荐信中的内容,不能是太私人的,举个例子,推荐人可以说该生课堂上总是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观点很有价值,却不能说这个学生每天晚上学到深夜,总是宿舍最后一个睡的...简单来说,推荐信中的内容一定要是老师或者雇主能够通过正常途径了解到的,不能越界,否则可信度会大打折扣。需要特别提醒,推荐信的用词和语气,要符合老师或者雇主的身份,不要过于稚嫩,几封推荐信的表达习惯不要雷同,而且一定不要和PS雷同。事实上,同学们的推荐信基本都是自己操刀,需要一人分饰多角,也是难为大家了。一不留神就容易掉进PS和推荐信表达相似的坑。同学们可以找身边的高手朋友帮忙修改,或者找专业人士进行proofreading。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选择推荐人的注意事项:1)推荐人可以是授课老师或者项目、论文指导老师(授课老师的推荐信才能称之为学术推荐信)2)在读学生不建议考虑实习单位领导推荐信,含金量不够高,毕业超过3年,才建议用工作单位领导作为推荐人,关于这一点,有些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