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前景 >> 正文 >> 正文

让学生爱上作业制作汉字明信片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4/9/9

小学语文学科创作型作业——制作汉字明信片

1.创作型作业概念

所谓创作型作业就是在教师设计和指导下,学生以创作的方式完成作业的一种形式。创作型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信片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它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写有文字内容并带有图像的卡片。

2.汉字明信片作业缘起

大兴区庞各庄第一中心小学王苗苗老师任教小学一年级语文,王老师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倒插笔、写字结构安排不合理、不理解,易与形近字混淆、组词积累少等。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既让学生告别枯燥的抄写,又能提升小学生识字质量呢?于是王老师创新了这样一项作业——制作汉字明信片。

从汉字明信片制作这项作业内容与形式看,这项作业既是实现汉字学习的任务,也进行了美术设计能力培养,是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有机融化,符合新课程方案提出的倡导学科实践学习方式及跨学科学习的精神。

3.布置汉字明信片创作任务

一天,王苗苗拿着几张不同设计风格的明信片走进班级,给孩子展示。孩子们看着设计精美的卡片,很是喜欢。王老师说:“大家想不想亲手设计独一无二的明信片,送给喜欢的家人或朋友?”学生们变得兴奋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

王老师说:“我们要制作的明信片,可不是普通的明信片,叫‘汉字明信片’,给每个汉字做明信片,这种明信片是咱们班级的“专利”,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于是王老师结合平日汉字学习的知识,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汉字明信片”的内容。经过讨论,初步设计出这样的模板:

“明信片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规定区域和开放区域。规定区域设定好表格,表格内设计八项内容,包括汉字、拼音、音序、笔画、结构、笔顺、组词等,后来又加上了释义。

4.作业创作全面展开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王老师指导不生以教材中要求会写的汉字为重点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设计明信片。于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始汉字明信片的创作。有的学生在创作时,还经常与同学进行交流,对一些汉字的笔顺,还进行了研讨。这项作业启动后,班内形成了学习汉字的浓厚氛围。

5.设计作业评价方式

随着作业的展示,学生的创作灵感不断涌现,王苗苗老师和学生约定:汉字明信片设计完成后,班级进行展评,投票选出学生喜爱的汉字明信片,颁发“最佳创意奖”“最美设计奖”“最具书法家潜质奖”“最佳劳模奖”“进步奖”等。获奖的汉字明信片会被定制成真正的明信片,可以在学校跳蚤市场进行义卖。

6.创意不断出现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归类,于是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整理本册书中表示动作的汉字、整理与嘴巴有关的汉字,让学生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有的学生在找形似字时,还自主学习一些新的汉字。有的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一组字的制作。有的同学汉字明信片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同学。在互赠明信片时还找到“特别的理由”——“我把‘笑’送给雅雅,希望她天天能开心地笑。”“我把‘写’送给浩浩,希望他端端正正写字。”“我把‘让’送给思思,因为她像孔融一样特别有礼貌。”这真是一份特别的作业。

7.作业展示、评价、再生成

作业完成后,王苗苗老师将学生汉字明信片作业进行班级展览,并进行投票。班级投票评出了“最佳创意奖”“最美设计奖”“最具书法家潜质奖”“最佳劳模奖”“进步奖”“最佳配合小组”等。老师根据投票情况把汉字明信片定制成真正的明信片,作为奖品送给获奖同学。

菡菡同学说:我刚开始做汉字明信片的时候,只是喜欢画画,后来我写完字之后把它们放在一起,发现那么漂亮,非常开心。我希望以后我能画得更漂亮。

思齐同学说:有很多字,我本来不知道它的偏旁是什么,结构是什么,通过查字典我就知道了。通过这个汉字明信片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8.作业的效果与反思

本次作业中,学生共制作完成了八十余张汉字明信片,其中有两个小组把本册书中较为典型的表示动作的生字都用汉字明信片的形式表示了出来。

(1)作业效果

一是汉字明信片作业成为学生养成汉字学习、书写好习惯的一种途径方式。从一开始的老师帮扶,到后面学生自主性的创作、设计,再到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汉字明信片成为学生自己宝贵的成长纪念。

二是学生之间除了相互赞赏,也可以有适当的、礼貌的质疑和相互启发。例如,对于同一个动作类的生字,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达,可以放在一起,横向比较,相互取长补短,启发学习。

(2)作业反思

一是教师在作业布置、设计时,应尽可能带动全体学生的兴趣。对于在画画和书写上不够自信的孩子,多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