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你徜徉在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公园,随处可见晨练或跑步的市民;白天,当你行走在整洁宽敞的街道,商店经营文明有序,车辆停放规范整齐,扑面而来的都是山城南召的而文明新风;傍晚,华灯初上,主次干道景观灯纷纷亮起,你可以来到黄鸭河畔欣赏县城美丽的夜景,也可以在公园广场健身跳舞,大街小巷都是休闲观赏的好去处……
这就是南召县“三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普通市民对城市环境最直观的感受。
年8月,南召县正式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这是继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年成功获得“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后南召县在城市创建工作上获得的又一重要荣誉。近年来,南召县委、县政府将“三城联创”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综合治理的重要载体,高标准成立创建指挥部,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创建工作逐年上台阶,创建成效日益凸显。
南召县城市管理局作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城联创”目标任务,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以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通过着力实施绿、净、序、亮、美“五化”打造,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南召城区容貌、环境形象都有了显著提升,得到了市、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南召县“城市管理”、“城区卫生”两项工作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县(区),南召县城管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城市管理先进单位、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三城联创’突出贡献奖”等荣誉,连续多年在全市所有县(区)城市综合管理绩效考评中排名领先,经验做法在全市百城提质工作会作交流推广,被南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精工绿化,扮靓城市容颜
绿地是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是城市进行曲的主旋律。行走在南召城区,出门见绿的心旷神怡,见缝增绿的精巧别致,让南召人深感自豪和骄傲。
近年来,南召县城管局以园林县城创建为抓手,围绕“门户廊道、道路绿化、城市公园、绿色街区、生态绿地”五个方面,先后建成以滨河公园、湿地公园和青峰山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兼具生态、观赏、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以玉兰广场游园、城郊政府游园、东入城口游园为代表的社区游园20余座;完成了中心城区30余条主要街道的绿化美化工程。重点打造了黄鸭河景观带、黄鸭河湿地公园、高速口绿地等园林景观,扩大县城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逐步形成了“一带、四核、四廊、多园”的园林绿化格局。截止目前,南召县城建成区总绿地面积达到.4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78公顷,绿地率33.05%,绿化覆盖率38.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73平方米,城市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继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后,年,南召县委、县政府又吹响了向国家园林县城冲刺的号角,城管局又紧锣密鼓地的投入到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中。目前,创建内页资料整理、宣传片拍摄制作、园林单位(社区)创建等工作正按照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时间节点和要求稳步推进,整个创建工作在今年5月份省级初审中得到省市领导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已正式向国家住建部推荐。
精密保洁,打造宜居山城
净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空间,近年来,南召县城管局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从细微处着手,民众所需出发,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提升环卫作业标准,优化市民如厕体验,为广大市民营造宜居、宜业的舒适环境。
坚持每日“两扫、多洒、一冲洗”工作模式,提高路面环卫保洁质量。严格按照作业时间进行清扫保洁,主要道路每日保洁不低于16小时,其它道路每日保洁不低于12小时;对城区沿街门店生活垃圾实行定时上门收集,解决垃圾乱堆乱倒造成的二次污染;明确专人负责,开展常态化道路冲洗和环卫设施清洗消杀工作;加大机扫力度,所有清扫车辆全天上路,避峰作业,目前,城区主干道机械清扫率已达到%;新增改造各类垃圾运输车辆50余台,确保了垃圾全封闭运输,达到日产日清。
持续推进城区“公厕革命”,高标准完成上级下达公厕建设任务。创新思路,将沿街单位的门面房改建为公厕,有效破解老城区,特别是繁华商业街公厕选址难问题,经验做法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并在市局座谈会做推广交流。在连续三年的不懈努力下,城区公厕数量从年的不到30座增加到如今的64座,基本实现每米——米便有一座公厕,彻底改善城区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切切实实地让市民的“方便”更方便。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要求,确保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在确保城区垃圾应收尽收的基础上,主动担当起13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目前,垃圾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达到万余吨,垃圾渗滤液20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以上。
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对城区所有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整治。城区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单位由年初的16家发展到现在的家,安装率达到98%以上。严格渣土运输审批程序,推进企业化管理模式,加强巡查监管,规范运营路线,渣土车市场得到有效治理。
精细管理,塑造城市形象
每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城市病”。在面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顽疾的时候,城管局积极作为,因地制宜制定措施,在城市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印证了“城市管理用心,百姓生活舒心”。
近年来,南召县城管局紧紧围绕“三城联创”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标准明确、责任细化、考核公平、奖罚分明的网格化目标管理体系;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推进城市管理向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深化城管机制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大城管”格局,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治理。
在城区主次干道全面禁止店外经营,对入城口、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城市“仄角”市容乱象进行强力整治,拆除河东怀远大道、影院街、公疗拐,丹霞市场、健康路私搭乱建余处、规范店外经营及当街屠宰商户余家,清理清运各类占道垃圾余吨,实现了市容环境的全方位提升。
升级改造丹霞、健民两个农贸市场,新增各类瓜果、蔬菜固定及临时摊位余个;因地制宜设置6处临时便民临时市场,可容纳流动临时摊点余个。疏堵结合,在严格禁止占道经营的同时督促引导流动商贩就近到市场内经营,解决了马路市场和瓜农、果农售卖难的问题。统筹兼顾,规划两处夜市市场,引导余家夜市商家到市场内经营,解决了夜市摊位占道经营和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夜市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精品化发展。
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成立静态交通执法中队,依法规范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对违章停放非机动车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城区道路静态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提升。加强错时管理,成立早中晚管理中队,负责上班前与下班后市容秩序管理工作,做到“白天和晚上一个样、上班和下班一个样”,使城市管理真正达到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充分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南召城管精神,全力保障重要节日期间市容环境秩序,连续三年实现我县春节期间无一起交通堵塞、无一处临时棚亭、主街道无一处占道经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精心亮化,擦亮城市名片
城市亮化工程与一座城市的形象、功能密不可分,更与老百姓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南召县城管局主动作为,精心做好城市亮化提升工作,我县夜景特色名片逐步凸显,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在城区主干道路灯杆和黄鸭河畔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按照“一街一景”的原则在城区各条主干道设置中国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灯笼和玉兰花等特色灯饰0余盏,精心设计黄鸭河风光带亮化景观,科学实施长期亮化和节日临时亮化,提高城市美化亮化档次,增强夜间亮化效果,为县城营造出一片璀璨夺目、流光溢彩的城市新景观,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
精致美化,秀出城市品味
对一座城市的评价和期望,多来自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南召县城管局在城市市容提升行动中,处处注重细节打造,通过精致美化,持续提升,彰显城市品质品位,大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按照美观协调、一店一招的原则,对城区广告牌匾的设置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严把审批关口,坚持拆旧布新,不断提高新设门店招牌的档次和品质。3年来,共审批各类门头牌匾1余处,拆除沿街门头小耳朵广告牌余块,占道灯箱余个,拆除各类违规设置户外广告余处。安排专人每天对城区主干道两侧各类路灯杆、广告牌、沿街门店墙壁等设施上的小广告、喷字、招贴等城市“牛皮癣”进行清理,进一步净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味。
严格建筑工地围挡设置标准,定期开展施工围挡排查工作,同时结合创城高标准设置公益广告,使其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宣传阵地。
督促有关单位拆除横跨街道线路多处,将中华路、光明路等道路强、弱电全部入地,有效改善空中蜘蛛网乱象。优化“城市家具”,新安装果皮箱余个,各类指示牌、路牌0余个,完成城区强弱电箱彩绘余个,施划各类标线0余处,进一步刷新城市颜值。“三城联创”高歌猛进,城管力量奋勇争先。面对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南召城管人将立足新起点,牢记新使命,谋求新作为,继续用自加压力、自我苛求的精细管理,呵护南召这座山城的美丽与和谐,甘心当城市环卫工,乐意做市容维护者,用实际行动实现为人民管理城市的不悔誓言。
黄清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