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8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滏水新生记》的报道。
一条曾载入《山海经》的河流,而今迎来新生。
“神囷之山……滏水出焉”,语出《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有奇幻色彩,但也反映古代地理状况。神囷山亦名神麇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滏水即是被称为邯郸“母亲河”的滏阳河。
千百年来,华北平原上的河流几经演变,滏水曾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的成安、肥乡等处流入漳河,后与漳河分分合合,至清乾隆二十七年(年)在成安建坝筑堤,两河才算彻底划清界限,经多次疏浚整治,形成今天的滏阳河。
“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诗作者裴大鹏,清代邯郸人,诗名《滏水春帆》。
滏水春帆,历史上著名的邯郸十景之一。可惜,旧中国国步艰难,滏阳河日渐萧条,风光不再。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带领邯郸人民治水,滏阳河又能通航、灌溉,春帆再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滏阳河上游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给河流生态和水资源带来压力,远去了春水、悬帆、绿堤,出现了污染、阻滞、断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力度空前的生态建设和治水,让滏阳河迎来新生。年以来,邯郸市实施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将之列为全市重大生态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迅速推进,全力为沉疴已久的“母亲河”对症疗疾。当地通过清淤疏浚河道、整堤修路植树、增加生态补水,在河道治理中融入生态、景观、文化、旅游等元素,建设生态景观长廊。
如今,滏阳河再现“一湾春水涨玻璃”,绿堤掩映、轻舟游弋,两岸产业兴隆、市井繁华。
这条从《山海经》中“流来”的河,生机勃发、气象一新。
重见一湾碧水
70多岁的杨元杰是峰峰矿区的一名摄影爱好者,现在每天一早一晚,他都会沿着滏阳河走走拍拍。“各种鸟是我镜头里的常客,记录滏阳河四季让我的作品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