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点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工徐工,祝您成功”的广告语可谓是家喻户晓。几代徐工人在淮海大地埋首科研、锐意进取,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打造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付玉琴,就是这群“技术大神”中的一位。近日,她获得了“江苏最美人物”称号。“80后”的付玉琴出生于黑龙江绥化的一户农家。小学的时候,赶上农忙时节,家里人手不够,妈妈商量着让付玉琴请半天假在家帮帮忙,她怎么都不同意。一定要等到上完学回来,再摸黑去地里把活做完。街坊四邻都知道,付家小女儿是个学习好、做事钻的孩子。这股钻劲儿,付玉琴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徐工集团旗下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付玉琴担任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结构室主任,她的主要工作是研发重型起重装备的臂架。基本臂、二节臂、末节臂等部件有机组装,一个巨型“抓手”便应运而生。这样的重型装备主要运用于风力发电机风叶的吊装,在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年的付玉琴年的付玉琴精准安装各种大型设备,离不开付玉琴和研发团队的创新科研、精密测算。方案设计、计算、数据分析、方案制定、详细设计,与各种数据、图纸打交道……参加工作14年的时间里,付玉琴的工作每天如此,但远远不限于此。
面对复杂长臂架结构性能提升受限的行业难题,她主动承担,历经五年多的日夜钻研,发明了长臂架高性能的高空大吊载臂架新型结构,最终成功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机世界最高风机安装记录,挺起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13年来,她先后完成十余项关键技术攻关,攻克臂架屈曲、伸缩抖动等多项行业技术难题。
做技术研究,经常需要做实验并取得相关数据,对吊臂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一次,为了进行吊臂稳定性研究,对一套吨级实物臂架进行破坏试验,需要在空中对试验位置进行贴片。左等右等,站在登高平台上的技术人员总也弄不好,付玉琴急了,完全不顾自己有“恐高症”,二话没说就亲自上去了。30米处的高空,风吹动登高平台,哪怕是一丝轻微的震动都让付玉琴后背冒出一层冷汗。她一步也不敢挪,保持一个站姿,硬是把贴片准确安装到位。登高平台缓缓降到地面时,她发现自己的腿又僵又软,连走下来的力气都没有。
事后,付玉琴把这件事当作笑谈和爸妈分享,远在千里外的父母一听却急了:“姑娘啊,你是不是傻?你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办?”付玉琴笑了:“我就是搞技术的,技术上遇到难题,什么样的困难我也得上!”
因为工作忙,家务几乎都是爱人刘海军在操持,付玉琴常常说自己不是个好妻子,而作为车桥研发人员的刘海军却特别能理解她。刘海军觉得,家务事谁干都一样,能和志同道合的爱人一起在家看看书、讨论专业,这是别人家享受不到的幸福。
付玉琴的儿子却对妈妈的忙碌颇有微词,他讨厌妈妈加班,渴望妈妈的陪伴,为此甚至写过一封“控诉信”。也许,这个10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妈妈的梦想不是“金钱和名誉”,妈妈的梦想比这些更远大:她和她的团队想助力徐工的重型装备实现“珠峰登顶”梦,让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站在全世界的制高点!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编辑:许宵雪校对:吴元梓审核:杨易霖总编:陆艾涢点击进入“江苏女性”网手机端张建珍:扎根基层三十年,唱尽江南好风情
李承霞:新时代“织女”织就绚丽“半边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