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介绍 >> 正文 >> 正文

什么人会在漫展上掏二次元名片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2/8/9

文丨阳光白仁审核丨春辞

排版丨鹿九

有心人一定可以注意到,情报姬最近在文章的下方放置了每位作者的名片。

虽说并没有附带实际的联络方式等功能意义,但是在展现自我风格和方向上可以说是浓度溢出的程度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把这张名片打印出来,我们敢拿着它出门并发给遇到的人么?

额....

嗯....

算了算了,要脸。

但是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仅会制作印满个人喜好和方向的二次元名片,甚至还在上面印满自己最喜欢的小偶像,然后还光明正大的在漫展上,聚餐时,偶遇间,发给可能是第一次见的人。

没错,他们就是!

杰尼斯事务所的女性粉丝!

不,虽然她们确实交换名片,但是一般情况下她们是不去漫展的,我说的其实是——通常自称为“制作人”的《偶像大师》粉丝。

首先介绍一下《偶像大师》。

这个源自05年南梦宫街机游戏的IP,主打的是偶像育成。玩家将作为她们的Producer(制作人),见证着这些小偶像们的成长。

作为一个与AKB在同年创建的偶像IP,《偶像大师》的无论是剧情还是粉丝环境都还非常贴近千禧年前后的三次元传统偶像行业,这就导致它们继承了一项非常特别的社交项目:交换名片。

作为Producer的玩家们,通常以特定偶像的“担当”自居,会精心设计自己的名片,并在上面秀出自己的本命偶像,并在展会和线下活动中互相交换。

那个时候网络和个人手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个人名片可以说是结交朋友最快的个人信息交换模式。

而即使抛开实用性不谈,这些精致的卡片大多美观而充满新意,倾注着玩家们对自己本命偶像的爱,在纪念意义上也足以当做同人交换品。

就比如笔者上次在上海CP交换到的这些名片,某位朋友一眼看过去,差点以为其中某位真的是哪个偶像事务所的职业制作人。

而这样的社交活动,《偶像大师》的粉丝们,已经进行了17年了。

在《偶像大师》企划最初开始运营的时候,制作人梅木P突然想到“要不要做一些偶像的名片来发给展会方,让他们来做相关商品如何?”

这一举动开创了官方名片的开端。

而另一边,由于日本的街机是有用户个人信息磁卡的,而偶像大师本身有大量原创卡面。这就导致对于《偶像大师》的街机玩家来说,出门并同时携带一些花花绿绿印着小偶像的卡片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再加上上文所提到的,作为一个与AKB在同年创建的偶像IP,《偶像大师》的无论是剧情还是粉丝环境都还非常贴近千禧年前后的三次元传统偶像行业。

在这样多方面的原因下,《偶像大师》的粉丝们,成为了二次元圈子里最广泛拥有制作个人名片并互相交换习惯的群体,甚至成为了如今整个日本文娱世界里唯一保留着名片文化的群体。

大家在漫展上,周边商店中,名片交换会,甚至某次旅行的偶遇中,彼此看着对方身上的《偶像大师》周边,确认过眼神后,试探性的问道:

“请问,有兴趣交换一下名片么?”

共同的社群文化代替了社交辞令和找话题的步骤,大家在名片教官过程中相视一笑,接下来是多聊一会结伴共路,还是各自回家网上再聊,一切都是自由而温和的。

前文我们说过,杰尼斯事务所的女性粉丝同样也有交换名片的习惯。

事实上,她们才是名片文化的创造者。

在上世纪后半叶,出生于美国的约翰尼·喜多川在日本走出他娱乐巨头的第一步。由他创建的艺人公司“杰尼斯”,在模仿宝冢歌剧团的模式下,几乎从无到有创造了日本的男性“偶像”文化。

而杰尼斯偶像的女性粉丝们,则堪称“偶像粉丝”文化的源头。

她们身在日本经济最为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独立,无心恋爱。比起那些需要互相迁就和花费心力的谈恋爱,追星和养成小偶像可舒服多了。

毕竟,在这个商业机制里,你投入多少,就能看到多少回报。

而为了在这些自己的小圈子里获得更加舒适的体验,以及明确的分配偶像那些限定的资源,这些粉丝们又组合成了多种文化和群体。

内部抽选的门票,由粉头层层管理的应援会,特殊的观众应募制度,名片文化,担当和同担拒否等偶像粉丝术语,乃至于我们最爱说的“DD”(誰でも大好き)。

这些活动和术语,最早都源自这个群体。

她们将偶像的粉丝活动推进了一个规范化的时代,也让官方获得了更舒适的受益体验。

直到时代的车轮,狠狠的碾过。

随着网络和媒体的进步,最早那种集中在线下剧场的小群体偶像模式被劈天盖地的电视宣传冲的七零八落。

AKB系偶像带动了男性偶像的市场,并将大家的精力拉到了买更多的专辑,买更多的握手券,以及公开攀比更多的曝光上。

偶像厨们从此不再需要一群粉丝集中在某个场合,互相用最原始的名片交换联络方式。一起聊只有剧场里才能看到的演出。

有那种时间,不如多听几遍歌,然后打工去买握手券。

而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因为需要线下游玩街机游戏,以及地理定位手游的《偶像大师》玩家们,阴差阳错的因为自己独特的线下交流需求,将这份文化保留了下来。

更幸运的是,作为一个二次元偶像企划,其在粉丝后援团,偶像精力,亲笔签名这些血腥商法以及粉丝撕逼的可能性上,是大大比不过三次元的。

正是因为这些巧合,才让《偶像大师》成为了名片文化在偶像文娱圈最后的传承者。

什么样的人会在漫展上掏出二次元名片互相交换?

当然是最深爱着这些女孩与二次元的人啊。

往期推荐点图可阅

漫展新王阿妮娅,成为了牛郎店的新宠?

东方手游又死一个,下一个是谁?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