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乐文妍黄文卿
◆图:周卫彬陆婧通讯员:周卫彬
◆来源:泰州日报封面图源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以兴化作家群为代表的
一大批生于里下河、
长于里下河的作家
携“里下河式书写”
相继登上文坛
其创作得到了
文学界的广泛认可
一个充分体现文学
地理特点的文学流派
——
“里下河文学流派”
逐渐形成
从年以来,我市持续打造“里下河文学流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得到文学界专家学者和省作协、中国作协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里下河文学流派”打造工作已写入市委、市政府“十三五”规划和打造江苏中部支点城市行动计划。
从“兴化文学现象”到
“里下河文学流派”
“里下河文学流派”深深根植于里下河地区深厚的文化土壤,是目前中国文学界最具活力、正在成长中的一个文学流派。其概念的提出,缘起于之前的“兴化文学现象”。
年11月,由省作协主办的“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在兴化召开。此后,为加快推进泰州文化名城建设,基于兴化文学现象中涌现出了毕飞宇、王干、费振钟等众多全国著名的作家,加之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的重大影响力,市文联提出了打造“里下河文学流派”的设想。
在里下河地域,有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出于共同的地缘因素,具有身份、经验、文化的共生性,并且在创作的题材、风格、美学追求上呈现出某种共同特征。
基于此,泰州市文联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时任《文艺报》总编辑、著名评论家阎晶明,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著名学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著名学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陈福民等专家学者对“里下河文学流派”这一概念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研讨、论证,最终认为“里下河文学流派”概念可以成立。
发展脉络清晰而丰富
6年来,一系列活动及成果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而丰富。
年起,我市连续举办六届全国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该研讨会由泰州市文联与《文艺报》社、江苏省作协、泰州学院联合举办,邀请过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阎晶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学者吴义勤,江苏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丁帆等近位专家学者参加。
从年开始,《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丛书》编辑出版。目前,已出版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评论卷4套共36册,余万字。年,《里下河文学》年刊编辑出版,共推出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文章余篇。
资料图,图文无关
年,“里下河文学研究”专栏开设。该专栏由中文核心期刊《小说评论》起步设立,每年6期。目前,专栏已经调整到影响更为广泛的《文艺报》,由原先的每年6期,增加为每年12期。邀请到王春林、张晓琴、汪政等国内一流的评论家、学者撰写系统性流派研究文章。
年9月,泰州市文联与省作协、泰州学院联合成立中国里下河文学研究中心。中心聘请丁帆、吴义勤、范小青等人为顾问,聘请著名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著名评论家、山东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张丽军等30位学者为特约研究员。目前,该中心已纳入江苏文学研究的重要版块。
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兴化沙沟采风
年,我市推出“里下河文学流派”创作项目。启动“里下河文学流派”长篇小说创作扶持项目,扶持出版10部“里下河文学流派”长篇小说。年,启动“里下河文学流派星书系”计划,近两年推出朱辉、徐可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里下河代表作家作品集4部。同时,策应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出“里下河生态文学写作计划”,推出里下河本土作家作品12部。
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上,举行了“里下河文学版图”发布和里下河文学流派经典小说入选名单(-)发布。
里下河文学版图
“里下河文学流派”
影响力不断提升
“里下河文学流派”,在百度百科已经成为固定词条,自动生成。如今,“里下河文学流派”研究发展其势已成,且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在不断提升。
年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上,“里下河文学流派”研究,被列为年会重要课题之一。今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欣然同意担任第七届全国“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主办单位。
“里下河文学流派”研究已进入众多专家学者视野。
南京晓庄学院杨学民教授的专著《汪曾祺及里下河派小说研究》,荣获“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一等奖。
由叶橹、郑润良等六名专家联合撰写的系统反映里下河文学流派成就的《里下河当代文学史论》专著已经完稿,即将出版。
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领衔的课题《水乡情、风物志与人文情怀——“里下河文学流派”纵观》,被列为“莫言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课题之一。
“里下河文学流派”研究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报刊刊发后广为转载,影响广泛。《里下河文学流派初探》等余篇专题论文,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小说评论》等核心报刊发表,并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知网以及台湾文学研究网站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网站广泛转载。
“里下河文学流派”媒体宣传呈现集聚效应。自年以来,《文艺报》以7个整版,《中华读书报》以6个整版,对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进行跟踪专题报道。在以“里下河文学流派能否进入中国文学史?”为题的报道中,《中华读书报》提出了里下河文学流派是切入当代中国文学并发生影响的重要途径的论述。
电影《香河》,根据里下河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刘仁前同名小说改编
集聚力量建设
里下河文学高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灵魂。不可置否,“里下河文学流派”在我市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发挥着无可限量的意义。
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集聚研究力量,依托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在中国作协、《文艺报》社、省作协的大力支持下,集聚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作家,进一步提升流派的影响力。今年将召开第七届全国“里下河文学流派”研讨会,拟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
“里下河文学流派”打造工作,成为发展繁荣里下河地区文学创作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出的精品力作,为打造江苏文学创作新高地作出了贡献。今年研讨会期间,将举行里下河文学高地建设《泰州宣言》发布仪式,推动形成里下河文学高地一体化建设。同时,设立“里下河文学高地建设中的新生长点”议题,谋划今后“里下河文学流派”精品创作的思路和走向,拿出繁荣文学创作的有效措施。
从今年开始,我市还对“里下河文学流派”进行“关键词”系统梳理,对“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审美特质”等涉及“里下河文学流派”内在肌理的核心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力争再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就“里下河文学流派”构成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性研究,最终形成文学界的共同认知。
延伸阅读
泰州还有两张城市文化名片
梅兰芳
梅兰芳,祖籍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围绕京剧梅派,泰州已连续十一年举办梅兰芳艺术节,梅兰芳艺术节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美誉度越来越高,既是全国戏迷日益向往的艺术盛会,也是泰州加快文化名城建设,进一步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艺术盛景。
泰州学派
派以地名,地以派闻。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10月31日,江南文脉泰州学派分论坛暨泰州学派学术研讨会在泰州拉开帷幕,“南京大学泰州学派研究中心”揭牌,“泰州学派网”也正式开通,海内外学界大儒云集,高度评价泰州学派的历史地位和传世价值。
原标题:《又一张泰州文化名片!如今,“里下河文学流派”在百度百科已成固定词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