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市场 >> 正文 >> 正文

牢记使命乡村振兴,看巴拉贡镇如何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3/4
                            

年,杭锦旗巴拉贡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杭锦旗巴拉贡镇优了产业、来了人才、兴了文化、美了生态、强了基础。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有活力

杭锦旗巴拉贡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北靠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隔河相望。巴拉贡镇素有“水旱码头”的美誉,全镇自然分为北部农区和南部牧区两部分,总面积平方里,辖6个嘎查村、一个社区,总人口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巴拉贡镇按照“”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一圈五区三园一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巴拉贡镇域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G6京藏高速、S线、锡磴线、兴巴高速(沿黄高速)、国道、包兰铁路、包银高铁等“大动脉”环镇而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年至今,共完成通村小油路79公里,6个嘎查村、59个自然社全部实现道路黑色化建设。全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一个以特色产业、现代物流业、乡村旅游为主的环巴拉贡镇交通经济圈已初步形成。

山湾、昌汉白优质果蔬园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机果蔬种植。引进寿光大棚种植技术与经营经验,在山湾村形成“企业+村委+村民”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设育苗棚4座和集中连片种植工棚座。杭锦旗都城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投资7.8亿元,建设MW风电清洁供暖项目,成为鄂尔多斯地区首个风电+供暖项目,目前,项目已在杭锦旗锡尼镇胜利小区配套建设电锅炉一座,供热面积为30万平米,为实现清洁能源供热、改善环境做出了新的贡献。

果蔬农畜产品综合物流园充分发挥巴拉贡地区资源、区位、产业、交通优势,根据全镇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计划投资万元,建成一处集果蔬农副产品、畜产品、农资产品的仓储运输、产品交易、包装销售、冷链物流和汽修货运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并启动建设汽修物流园区二期工程。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

这一年,杭锦旗巴拉贡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好田园风光资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有保障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

这一年,杭锦旗巴拉贡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要求,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巴拉贡镇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按照“五星达标、特色创建”的总要求,每年发展1-2个嘎查村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培养后备力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步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增强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现在,在巴拉贡镇听到最多的话题是“发展”,看到最多的是“实干”的场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结出丰美的果实。

文/李彩骐图/水旱码头巴拉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