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市场 >> 正文 >> 正文

新区2人入选2022年度新时代湖南好少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6/28

12月20日,湖南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联合发布了年度“新时代湖南好少年”先进事迹,30人(组)来自湖南各地的好少年入选,其中新区2人入选。她们是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的杨彭澜兮和来自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梁子仪。

此次上榜的“新时代湖南好少年”是湖南各地逐级推荐、严格把关,省文明办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等单位集中审议产生,充分展示了青少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形象,引导广大青少年自立自强、见贤思齐,共同营造好少年人人学习、人人争当好少年,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杨彭澜兮:爱国爱党的“奔涌后浪”

人物名片:

杨彭澜兮,女,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班学生,她先后担任中队长、团委干部,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秀个人”“艺体科达人”等荣誉称号,是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聪慧活力、阳光灿烂的女孩。

她的故事:

杨彭澜兮不仅是同学眼中的“网红”,更是践行公益的“青春使者”。

“杨彭澜兮很会策划,不夸张地说,她已经逐渐树立自己的个人‘IP’。”学校老师们对杨彭澜兮赞不绝口,在老师们心中,她在讲好“故事”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意:“她主动参加学校献礼建党周年视频‘微党课’《少年》拍摄,策划并参与录制《致敬百年·党史“宁”来讲》系列音频,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表达爱党热情,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轻快形式来传播党史知识,得到一致好评。”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她主动思考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与党史对话,如何用“青少年的话”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感召力。于是,她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向党致敬。杨彭澜兮通过“党史+文艺”“党史+直播”等新方式,让党史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成为青少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

“她策划组织录制班歌《骄阳》,带领同学们阳光快乐地学习生活;她为实习期满即将离校的老师制作贺卡、留下合照;她积极参加学校国宝档案历史剧演出,充分张扬自己的青春活力。”杨彭澜兮所做的点点滴滴,老师、同学、家人,乃至邻里之间都记在心里,担任各类活动的主持人,杨彭澜兮得心应手;精心制作的《防疫家庭公约》《杜绝餐桌野味》等倡议书,发放给邻里亲朋,让身边人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5年来,她累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小时,并作为文艺志愿者参演《文明在哪里》主题音乐MV。

梁子仪:女随父征的“艺术传播者”

人物名片:

梁子仪,女,就读于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G班。崇善崇德,热心公益,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省级“星级文化志愿者”“新时代长沙好少年”“新时代湖南好少年”等称号。

她的故事:

梁子仪的父亲是一名深耕省级深度贫困村多年的扶贫干部,在家庭潜移默化和社会、学校的教育影响下,她顺时代潮流、随时代使命,尽微薄之力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播种希望,是“脱贫攻坚”伟业中的积极参与者。她父亲带领边远山村脱贫致富的三年,也是梁子仪义无反顾参与文化艺术支教的三年。

从年开始,她连续三年暑假到省级深度贫困村会同县雪峰村支教,为11名留守学生送去了爱心与希望。

“作为一个从城里来的中学生,来到乡村支教,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她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梁子仪的父亲动情地说道,在她的同学为学业而挑灯夜读时,梁子仪则在打磨课件,准备授课素材。“这样的青春,是最有价值的青春,我相信你不会后悔。”梁子仪的父亲给了她坚持“播撒艺术的种子”的信心。支教期间,梁子仪会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村里的同学准备礼物,捐赠课外书,给他们表演节目……

住着简易房,吃着粗茶饭,唱着侗苗歌,跳着摆手舞,让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深深认可了这位知心姐姐。她主动到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茅坪村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利用寒暑假,用自己的知识为孩子们带去了温暖与希冀,并带动自己同学、身边朋友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