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市场 >> 正文 >> 正文

饽饽生机莱西花饽饽上央视隔着屏幕都闻到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4/8/12

1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中国声音中国年特别策划《兔跃千里声动中国年》直播节目,来到莱西一起寻味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的花饽饽。央视频直播节目持续一个小时,莱西花饽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迟金艳,在直播中不仅制作了萌兔花饽饽、喜鹊花饽饽,还和全国观众一起分享了胶东面塑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临近春节,迟金艳等非遗传承人已经开启“忙年”模式,每天制作大量花饽饽,其中萌萌的兔子花饽饽特别热销。

00:35

迟金艳

人物名片

年龄:50岁

身份:莱西市花饽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我要继续学习花饽饽制作技艺并发扬光大,让民俗文化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在不断创新中得到传承。”

忙着制作“兔饽饽”

“过年做花饽饽、吃花饽饽,是莱西的重要民俗。今年是兔年,制作小兔花饽饽时,尽量把耳朵做大,因为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耳朵。”迟金艳介绍,在胶东地区最具年味的民俗就是蒸上几锅大馒头。进入腊月,迟金艳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只需要一把剪刀、一团面团,迟金艳不停地捏、揉、搓……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你看它的耳朵是不是比较大,又大又白,眼睛亮,这就是小兔子。我们把花饽饽兔子系列分成了兔先生、兔女士和兔宝宝。”迟金艳拿着一只刚刚制作完成的兔子花饽饽兴奋地说。

央视频直播花饽饽制作过程。

“新年过后,一共在央视频播出两次,寻找传统年味儿,介绍莱西花饽饽,这次在央视频客户端直播了一个小时。”迟金艳介绍,在直播中,她和几名手艺人一边制作花饽饽,一边和全国观众听众互动。从胶东面塑文化到花饽饽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莱西面塑制作技艺,通过直播在全国引起不少网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