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入学不久不是很适应学校这种有约束感的环境,注意力还是很不稳定的小学生来说,硬生生地教给他们汉字,让他们记在心里是很难的,并且汉字本身的特点就是字数多,字形结构复杂,笔画排列方式多样,类似性也大,学了一段汉语拼音后他们再接受汉字也是不容易的。
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学生对识字感兴趣,觉得识字是很有意思的,也就是说识字要贴近学生生活,而不能让他们觉得是很遥远而又枯燥的事情。因此首先可以从小学生身边,让他们学着认识自己的名字、老师的名字、学校的名字、家长的名字、同桌以及好伙伴的名字,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制作简易名片,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家人的,用彩色的笔标注姓名、年龄、性别、属相等,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愿意去做这些卡片。认识名字后,还可让学生认识班训、校训、校园板报和标语上、课文中、儿歌故事中的生字。
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各种商店的牌子上有不认识的字记下来,看谁找的最多,逐渐扩大学生的识字范围。这样一来在贴近学生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去识字,贴近真实的生活,有了亲身实践,会让学生更能够深刻地记住生字。课堂上语文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实物、图片等直观的教具或者是手势、动作、表情来解释这些生字的涵义加深学生对这些字的记忆,并且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后,可以在学生已经认识的一些字中找出一些制作成小卡片去检验学生识字的情况,更好地巩固学生的记忆。
语文教师其次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汉字的规律,交给他们技巧,让他们感受汉字的趣味性,从而生发识字兴趣,这对于学生识字来说非常有利。这样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让学生识字,使得学生就不会认为汉子是很抽象的东西了,也会记得牢固,同时也可以通过做游戏来让学生快速地记住生字,如给出一个标音字,让学生自己加偏旁看看读音有无变化,具体的涵义是什么,这样以熟带生,就能快速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面,提高学生识字效率,使得他们感知文字的速度变快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字形的能力。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学生慢慢地他们就会主动去识字,无论在何处见到不认识的字都会有兴趣地记下来并弄清楚他的读音,这就是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在写字训练的过程最需要的除了学生的坚持和毅力,还学要语文教师正确的示范和指导以及严格要求。那么这就要求首先语文教师就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做好榜样,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范写熏陶下写字,这需要语文教师做到三点,其一是在语文教师课堂书写板书时要认真,执笔时要规范、正确,板书要清晰、干净、整洁,板书书写要使用楷体,切忌使用行书,导致字迹潦草,模糊。其二就是在教授写字教程时第一次的书写一定要规范、正确,确保学生学习到的执笔正确,而没有倒下笔的情况。
在语文教师示范后对于学生的指导必须严格,一旦发现错误立刻指出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爱写错的字,直到练习正确为止,在看到学生的进步同样是要给予表扬以激发他们对写好字的信心。其三就是必须每天的语文课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并且对于学生的作业中、试卷中等设计到书写的方面语文教师都要认真严格对待,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意识:只要是动笔就等于是在练字,都要认真地书写,这样在日常反复及多元的训练中强化他们正确书写和勤练字的意识,在持久的、严格的训练中养成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想了解关于更多关于学校,就业,考研的问题,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