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发展 >> 正文 >> 正文

唱响南京思政好声音新区打造教育新名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5/19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7174.html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共同唱好新时代思政好声音,5月28日下午,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南京市教育局主办,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南京‘思政好声音’(第二季)江北新区专场”展示活动,在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初中部拉开帷幕。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各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的学生代表带来的《昆曲新唱:新区展新颜》为开场。

四封家书娓娓道来

诠释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内涵

据了解,南京“思政好声音”品牌活动以季度为单位,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梦为什么能实现”4个主题,举办区级现场展评和市级总结性推进活动,旨在充分发掘全市思政教育的优秀资源,呈现新时代南京市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果。

本次江北新区专场以“传承马克思主义我来说”为主题,以一封封真实的家书为载体,在南京市各中小学教师代表的娓娓道来中,串联起“信仰”“奋进”“担当”“践行”四个不同的关键词,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命题。

一封封家书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当事人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更包含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对祖国的关切之心从字里行间不断溢出,读者也能深刻感受到这些一笔一划背后的力量、自信和爱。教师代表的讲述也让家书的内容增添了一分亲近感,让现场观众真切地触及到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和感情。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在点评中表示:“四封家书让历史照进现实,让初心点亮未来,让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传承和发展。”他认为,本场活动体现了“南京思政好声音”这一平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价值与魅力,对未来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

搭建平台新说思政

构筑全市思政教育新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活动设立了“云端上的思政课”“实践中的思政课”两个版块,分别将思政课融入网络、嵌入生活,旨在充分发掘思政教育的优秀资源,搭建全场域、权威性、高品质的思政教育平台。

为厚植辖区内师生爱国主义情怀,突出文化引领,江北新区精心打造的“江北云思政”学习平台和《共饮长江水》江北新区“优质思政课”课例集在活动中正式发布。通过有趣、有味、有质量的教学方式,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引导新区青少年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现场,南京市青少年思政研习社正式成立,并公布了首批成员名单。据介绍,研习社作为动员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和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以市“四史”先进青少年、省市“新时代好少年”、小小红色志愿讲解员等优秀青少年代表为成员,通过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和实践体验活动,带领全市青少年学思政、研思政、讲思政、践思政,引导学生认识并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精神养分,进一步落实厚植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

与南京市教育局开展思政合作的市关工委和苏宣银发志愿服务队也带来优秀的思政作品。据悉,在南京“思政好声音”第一季鼓楼专场的现场,市教育局分别与市关工委和苏宣银发志愿服务队签订了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五老”在学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

全市思政教育人将继续

以南京“思政好声音”为学习和实践平台,

推进思政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培养有社会担当、

有思想深度的新时代青少年。

素材来源

教育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

郑好

发布

苗鑫

审核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