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制作第四期
贝壳青椒
一张名片,记载优秀的自己
名片,见于西汉史籍时称为“谒”,东汉时,谒又叫名刺,元代易名刺为“拜帖”,明清时又称“名帖”、“片子”,到了明代,统治者沿袭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并使之平民化,读书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识字的人随之大量增加。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加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
名片发展历史悠久,作为古代出门就不可或缺的物品,一直沿用至今,名片虽小,但是浓缩了自己的身影,彰显了个人的性情乃至团队的优势。
在去年青年教师团工委三期名片制作期间,老师们踊跃报名,受到老师一致好评,老师们踊跃报名。今年的名片制作如约而至。
青年教师团工委本着“清新、简约”的名片风格好评如潮。
名片信息收集截止时间
10月30日下午17:00
请老师及时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