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特派记者杨希林发于汶川绵虒
浙视频记者李震宇视频洪亮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杭州相隔约余公里。车辆从成都城区驶入,国道旁,穿着橘黄色工作服的抢修人员在飞扬的尘土中加紧施工的场景,随处可见。
离开映秀镇,车辆沿着岷江,在国道上继续前行。傍晚,“文旅筑梦·见证飞跃-西行记”诗画浙江对口帮扶活动团队进入绵虒镇。
按照原来的计划,下午4点金家虹老师会到达汶川来料加工中心和杨梅碰面,为了这次起于半年前的约定,杨梅特地穿了全套的羌族民族服饰,她也很希望金老师和来自浙江的文旅专家看看她现在用尽全力做的事情——用来料加工业务稳定当地绣娘队伍,在来料加工创造的经济基础上探索羌绣更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因为飞机延误等原因,浙江的文旅筑梦西行团队从前一个交流点“无忧花果山”下来已经是傍晚6点,两位非遗传承人的见面被推迟到了晚餐后。
晚上8点,跨越公里,延时了4个多月,两位刺绣大师的“约会”终于成功。杨梅唯一遗憾的是,晚上换掉了漂亮的民族服装。
历时2年,跨越余公里
“诗画浙江”助力羌绣大师圆梦
杨梅,49岁,20岁时师从国家级藏羌织绣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一学就是27年。年8月,杨梅争取到了一个去杭州交流培训的机会。杭绣鲜明时尚的设计风格、大胆多变的配色,让她念念不忘。自此,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想和杭绣大师当面交流,如何把非遗艺术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
杨梅(中间左)和金家虹(中间右)
年,本报“飞跃大花园”活动来到四川汶川县,我们邀请杨梅来浙江圆梦。没想到好事多磨,出发前几天,因为暴雨引发山洪,国道中断,杨梅未能圆梦。时隔两年,“文旅筑梦·见证飞跃-西行记”团队,邀请了杭绣大师金家虹,一起跨越公里,终于能圆了杨梅的梦。
羌绣非遗传承人杨梅:想和杭绣来场艺术“碰撞”
“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底纹,再绣出不同图案。针法多样是羌绣的独特之处。以一双绣鞋为例,经过粘布、打样、画图、绣花等工序,大致需要8-12天。”
然而,杨梅的作品,并非传统羌绣的模样。“原本的羌绣在用色方面比较单一,现在为了迎合现代审美,我在尝试用新的颜色,比如欧美流行的色系。”
杨梅的作品,是羌绣绣娘们合作创新的一隅。年7月,杨梅作为汶川县代表,赴浙江金华南溪考察学习,发现了当地有招募来料加工项目的意向。此后,在义乌福田街道和汶川县的牵头下,这类项目被正式引入绵虒镇高店村,杨梅也成为家乡来料加工项目的负责人。而当地绣娘们,大部分也成为该加工厂的正式职工。在加工厂内,展现阿坝州畜牧文化的牦牛羌绣香囊、绣有牡丹花的羌绣手工背心和连衣裙……一件件融合羌绣非遗技艺与实用性的作品在绣娘手下诞生出来,并被杨梅推销给对羌绣有兴趣的厂商。
如今,杨梅和其他绣娘们更思考羌绣的未来。一来,手工羌绣产量少,市场相对狭小。加上频发的地质灾害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来当地买羌绣的客商也少了一些;二来,羌绣的绣面较粗糙,用来绣的线也大多是棉线,不符合当下市场需求,如何创新羌绣来迎合当下审美,将传统工艺与时尚设计、实用主义充分融合,是杨梅及绣娘们一直思考的主题。
一幅《瑞鹤图》,十几种杭绣针法
杭绣非遗传承人现场还原“一根金”
在杨梅的以往作品中,作品《百鹤图》吸引了杭州刺绣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家虹的注意。褐色的粗布面上,杨梅大胆地用白、黑、灰、红四色绣出了一百只仙鹤。在金家虹看来,这些仙鹤用彩棉织成,线条粗犷,带有羌绣特有的韵味。
“虽然鹤、松树在羌绣作品里不常见,但在国内或是在日本,这些都是祥瑞的象征。我还有意融入了蜀绣技法。”杨梅告诉金家虹,自己想尝试用展现共通的文化。为了更好地表现鹤的形态,她还特地去翻看照片,并学习中国传统画中鹤的画法。
从事杭州刺绣37年的金家虹,在刺绣的构图及技巧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刺绣和画画是一样的,无论是动物、植物、人物、建筑,都需要一个好的基础构图。”她建议杨梅,日常可以多练习绘画等技能,让刺绣更生动。“羌绣民族风情浓厚,虽没有文字但有很多漂亮的图腾,如果羌绣能融入图腾绘画的构图,会是一个全新的展示方向。”
本次西行,金家虹特意为杨梅带来了一幅新作品《瑞鹤图》。图案来源于宋徽宗赵佶所作的绢本设色画:精美的白色绢布,轻、绵、柔、密的丝线,均匀的针脚,无一不展示了杭绣的精美。
“杭绣讲究针法,常用的针法有十几种,包括锁绣、打籽、木梳套、破线接针等。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创作内容,来设计不同针法。”为了让杨梅看得更清楚,金家虹特意带来了一块白绢,现场演示了杭绣的“盘金”针法。“盘金”,就是用金线盘定来完成刺绣图案。杭绣‘盘金绣’中还有种手法叫‘一根金’,就是用一根金线不断来完成一整件刺绣作品。这项技术已经濒临失传。”不气馁的金家虹,花了近二十年时间才将“一根金”针法恢复到了作品中。
金家虹和杨梅交流自己的传播经验,在收集、研究、创作的同时,还要将刺绣推广到校园中去。“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更需要创新式的设计。这样未来羌绣的作品中,才会有更多来自汶川的本土力量。”
人物名片:
金家虹,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杭绣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老师。
杨梅,藏羌编织挑花刺绣州级非遗传承人,从小学习羌绣制作,20岁时拜师国家级藏羌织绣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年,杨梅开始学做原创设计,期待在创新的同时展现羌族文化。
本端记者一边赶路一边赶稿
今天,西行团队从汶川出发,途径马尔康到达壤塘,行程公里,目的地海拔米,最高气温8°,最低零下3°。如果您愿意做我们的西行同路人,请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