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秀美的求雨山文化公园内,有四座纪念馆静默安详地坐落在草木掩映的山坡上。它们各自纪念的分别是享誉海内外的“金陵四家”——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和萧娴。四人生前均在艺术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去世之后也用一件件传世作品,为这片他们所生活和热爱的江苏大地,留下了深邃而闪亮的文化印记。
这一组独具特色的纪念馆群落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总称为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11月20日,“风起长三角奋进新征程”大型融媒体行动来到了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该馆将书法、绘画、诗歌等文化元素与风格迥异的建筑相结合,与极具地域特色的山林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文人雅集的和谐文化氛围,吸引着各地游人纷纷到访。
书画作品融入园林,
用诗情画意涤荡来访游客心灵
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萧娴四人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书画艺术大师,四人的纪念馆于年至年相继建成。“四馆”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最核心、面积最大的是林散之纪念馆,由享有“当代草圣”之称的林散之先生生前亲自选址,藏有林散之书画作品四百余件,其中既包含书法长卷,也有国画、诗歌等作品。
林散之纪念馆被设计为明清园林风格,步入院落当中,池塘、竹林、古木、庭院……相映成趣、一步一景,恍惚中令人感觉是穿越了历史,回到了古代文人墨客所生活的地方。在庭院走廊的墙壁上,刻有林散之书法作品的石碑整齐排开,为精美典雅的园林景致增添了一份书香墨意,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的文化大观园之中,令人陶醉。
路过碑廊便来到了名为“散木山房”的主展楼,展厅总共有两层,陈列着林散之的书法、国画作品等实物。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展厅二楼中央位置的长卷水墨画精品《江浦春修图》。“这幅作品描摹的是年4月,长江之畔洪水过后劳动人民兴修水利时热火朝天的场景,林散之以细密精致的笔墨手法记录下了当年发生在浦口区的历史场景,亦形亦神、栩栩动人。该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是我馆的‘镇馆之宝’。”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旅游服务部主任王婷介绍道。
与林散之纪念馆不同,胡小石纪念馆被设计为民国风格的四合院;高二适纪念馆主展厅呈依山而建的风车状;萧娴纪念馆主展厅仿汉唐风格,萧娴故居则仿照萧老生前居住的南京百子亭后房屋式样建造。四座纪念馆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一路参观下来可以同时体验到风格迥异的艺术氛围和大师级的书画精品。
擦亮书法圣地品牌,
精品活动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不仅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浦口创作培训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承担着南京市以及浦口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的重要功能。
近年来,馆内除了定期举办各类常规性的书画展览、书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和书画培训班外,还特别打造了一系列书法文化品牌项目,如“雨山问道”“浦邑名家”“金陵四家书画作品全国巡回展”“雨山研学”等,从学术性、普及性、教育性等多个方面提升了“金陵四家”的品牌影响力。
“这些高规格活动的举办,有力推动了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名人馆将会继续提供更专业的传统文化鉴赏平台,将国学经典以书写艺术的形式呈现,为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作贡献。”王婷介绍道,近年来,浦口依托“金陵四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打造“人文浦口”文化生态,搭建艺术家创作、交流和展示平台,展示了当今书坛的勃勃生机。求雨山作为浦口区重要的文化品牌,在构建区域文化发展高地、引领文化发展方向上已经在全国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雨山”文化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无尽的魅力。
未来,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将继续探索“书法+生态”办展新模式,打造新的亮点,继续开展好“浦邑名家”“雨山问道”等品牌展览活动,计划与国内省级以上知名美术馆、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金陵四家”全国巡回交流展活动。“我们还将同省书协、中书协保持沟通,策划新人新作展、林散之草书大赛等全国性专业大赛,通过举办专业学术和展览交流活动,以江苏为点面向全国宣传推介浦口,不断擦亮书法圣地品牌,通过活动引流增强人气、助力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王婷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陆威/文王昊晨邓宇轩/视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