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前景 >> 正文 >> 正文

郭伟清关于执行工作的一些思考院长访谈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8/6
白癜风有哪些要忌的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923/7485587.html
                            

编者按: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上海二中院聚焦法院主责主业,回应群众热切期盼,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同时,作为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上海二中院持续在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内设机构改革、全流程网上办案等改革领域发力,不断深化改革成果,推动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为创建公众对法院工作的认知窗口,本号特开设“院长访谈”栏目,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定期邀请院长进行访谈。本期主题围绕执行工作。

01

编辑:

上海二中院在执行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关全流程网上办案工作被最高院发文向全国法院推广,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伟清:

周强院长指出,信息化建设和司法改革是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以全力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为切入点,紧紧抓住这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转变思想观念、再造办案流程、重塑办案习惯、强化应用能力,率先探索完善全流程网上办案新模式,助推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由于全流程网上办案系基于诉讼材料的无纸化或者说是电子化而展开,所以电子卷宗的随案同步生成效率至关重要。

为积极稳妥推进此项工作,我院在执行局等部门先行开展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通过多次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电子卷宗生成系统的靶向识别、图文识别等多项难题,极大提高了扫描材料在导入时的自动识别归类和排序准确性问题。

具体到执行工作中,我院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行网上办案模式,包括审执卷宗无缝衔接、执行案卷同步导入、格式文书自动生成、在线申请电子签章、案款发放指纹审批、电子卷宗一键归档等,率先完成执行工作的全面转型升级,实现了执行工作跨越式发展。

年9月,最高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来我院调研,对我院“智慧执行”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作出大段批示。为此,最高院办公厅专门发文,向全国法院推广我院相关工作经验。

02

编辑:

您刚刚提到的“智慧执行”,可以说是上海二中院的一张名片,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郭伟清: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最高院、上海高院关于执行工作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全生态、全周期、全规则、全数据、全应用”的智慧执行理念,以智慧执行为引领,不断加强执行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智慧化建设,为破解执行难提供了技术性、机制性的解决方案。

一是制订《智慧执行建设纲要(-)》。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院智慧执行建设理念、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智慧执行长效机制,实现执行工作由“数字化”到“智能化”到“智慧化”的转变。

二是探索执行集约化办案模式。为提高执行效率,我院建立“诉讼事务集约化平台”,并成立执行集约化实施组,下设文书发放、首次约谈、财产查控三个小组,对执行前端事务进行集约化处理。结合财产查控情况,科学制定快执案件与普执案件的区分标准与分流规则,依托“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系统”将案件分流到民事执行、刑事执行、快速执行三个团队,进而在每个执行团队内随机分案。通过案件的“科学、精准、客观”筛选及执行人员的高效调配,实现“简案快执快结、繁案规范精办”,繁简分流由“人工随机”向“系统随机”转变。以集约化实施组成立当天新收34个案件为例,该34个案件在5个工作日内即高效完成了文书送达、财产查控、首次约谈、繁简分流等工作,而此前采取传统执行工作模式则需耗时10天以上。

三是开展案款发放指纹认证审批。为了解决案款发放纸质审批材料过多问题,我院将线下签字审批改为指纹认证审批模式,并将指纹识别作为合成电子签名的前置程序。指纹认证审批后,系统自动调用审批人的电子签名合成到代管款处理单。财务部门在线审核电子代管款处理单,完成案款发放办理手续后代管款处理单自动上传至电子卷宗系统。

四是实现移动执行在线互动。为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我院强化移动执行应用,当事人通过人脸识别后进入“移动微法院”当事人专属聊天界面“一案一群”,该界面与法官的移动执行平台数据互通,当事人可实时查看和询问法官执行案件办理进度情况。法官与当事人的对话聊天及办案产生的所有执行记录,包括赴执行现场的财产调查记录等均后台存储、全程留痕。年新冠疫情期间,我院在上海高院的指导下,升级并完善移动执行平台的在线约谈功能,法官与当事人双方均可在手机端“在线视频对话”“在线制作笔录”及“在线完成签名”;约谈结束后,谈话笔录及约谈视频后台自动上传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

五是研发终本智能核查系统。在上海高院的指导下,我院与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终本案件智能核查系统,明确从执行流程管理系统办案信息和电子卷宗两个维度,对终本案件进行系统合规、办理期限及电子卷宗共计23个信息项的三重校验核查方式,实现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全面、高效的智能审查管理功能,从根本上杜绝了滥用终本程序的现象。

03

编辑:

上海二中院近几年在“切实解决执行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请问有什么具体举措?

郭伟清:

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院紧紧抓住“切实解决执行难”主线,坚持“巩固、深化、突破、提高”的工作思路,坚持数据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事务中心+执行团队”三驾马车的驱动作用,建立健全破解执行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执行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认真贯彻上级要求,制定规范性文件。认真总结“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经验成果,在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以一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文件后,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我院《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26项主要任务,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我院还从全流程网上办案角度出发,全面梳理和总结执行办案中的37个流程节点,编写了《执行全流程办案节点规范》,详细列明每个节点执行行为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要求,为建立破解执行难长效机制提供了规范化前提。针对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的问题,先后制定《执行案款管理实施细则》《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管理规范》等多项实施细则和规定,保障执行工作规范、公正、公开。

二是践行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比如,我院立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执行职能,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采取“放水养鱼”等多种执行方案,帮助暂时经营困难但有发展潜力的被执行企业走出困境,最大程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最大限度服务保障党中央作出的“六稳”“六保”重要决策部署。以民为本,完善涉民生案件“三优先”制度。结合中院执行案件的特点,针对工程款、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涉民生类案件开辟执行绿色通道,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执行款优先发放。我院还高度重视涉营商环境执行案件,通过畅通绿色通道,实现优先受理、快速审查、积极联动、全面监管,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序发展。

三是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我院按照定位准确、职能清晰、责任明确、配合有力的原则,进一步做实做强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事务中心和执行团队,充分发挥这三驾马车对整体执行工作的牵引和驱动作用。

比如,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大脑中枢”职能。明确执行指挥中心“大脑中枢”地位,依托最高院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集成相关应用系统,实行挂图作战,再造执行指挥中心的服务、监督、管理职能,具体包括执行事务处理、执行质效监控、执行决策分析、执行指挥调度等,实现执行管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转变,提升了中心实战化水平。

强化执行事务中心“一站式”保障职能。积极探索执行辅助事务外包,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执行事务中心各项集约化辅助工作,将执行事务中心打造成集执行实施各阶段事务性工作于一体,集约制作和送达法律文书、电子卷宗归档,办理保全案件,并接待服务执行案件当事人,处理本院执行信访和涉辖区法院执行信访工作的专门机构。

强化执行团队的办案职能。积极落实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在执行局建立民事执行、刑事执行、快速执行三支团队,每个团队配备3-4名执行法官和2-3名法官助理,分别具体实施有关民事、刑事案件以及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快速执行案件,极大提升了我院执行办案质效。年,我院执行局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件,同比增加了64.66%。执结各类案件件,同比增加了64.83%。员额法官人均执结案件件,同比增加了93件。平均执行天数33.36天,同比缩短了24.12天。

04

编辑:

今年下半年,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最高院与上海高院相继作出关于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我们注意到,上海二中院在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郑重作出执行工作的“十项承诺”,您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做法?

郭伟清:

根据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体要求、《最高人民法院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和上海高院《上海法院关于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本次队伍教育整顿集中整治六大顽瘴痼疾。我院对此高度重视,院党组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执行局全员动员,深入排查,采取有力措施整改。特别是我院将六大顽瘴痼疾的集中整治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于9月初向社会发布执行工作“十项承诺”,即来案快立、民生优先、联系方便、执行公开、审慎善意、文明执行、款到即发、司法救助、严惩拒执、强化监督。“十项承诺”内容贯穿执行工作全流程,包括执行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每一项承诺都是为了解决“执行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具有鲜明的特点。“十项承诺”发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受到中央政法委、市委政法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