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料峭,阳光明媚。12月20日上午,第十四届郑州市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在美丽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期举行。
此次会议由郑州市教育局主办,郑州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承办,12月20日上午,校本教研推进会在郑州中学拉开帷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王中立、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静伟、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田鸿鹏等来自全市的五百余名教育界领导、同仁参加了此次课程盛会。“汇聚、碰撞、交流”是此次推进大会的主题,这是一场校本教研经验分享的盛宴,更是新时代课程改革走向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
改革开放四十年风雨兼程,春华秋实。教育既是改革的助力者,更是受益者。作为东道主,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郑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领导下的各区属中小学在高品质创新教育的理念引领下,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与会的同仁们展现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多项成果。郑州大学实验小学作为此次大会的分会场承办校之一,也参与了课程展示。特色课程《丝绫堆绣》作品在同学们的巧手装扮下,色彩明丽,栩栩如生,有装饰画的精致、兼工笔国画的韵味,表达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航模展示中,孩子们用拼装创造属于自己的飞翔梦想,更是吸引了与会领导的驻足欣赏。
实小主会场《丝绫堆绣》课程展示
实小主会场《航模》课程展示
向参会者介绍实小《丝绫堆绣》作品
12月20日下午,郑大实小作为此次大会的分会场承办学校之一,迎来了全市近百所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组成的多达余人的参观团。
实小准备好啦!
甫进学校东门,东广场展示的跨学科融合课程项目便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博古知今——走进艺术》、《“SCIMP动能”综合运用整合课程》、《国际理解整合课程》、《戏剧艺术表现整合课程》、《STEM+创客课程》、《美丽的塔》、《灵动的舞台》等课程动静结合、精彩纷呈。实小致力于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积极推动学科融合,探寻综合育人的新路子,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次展示旨在让每个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站在舞台中央,人人出彩,个个精彩!
与会专家参观实小跨学科融合课程
郑大实小管弦乐队
酷炫啦啦操
实小跨学科融合课程展示
实小跨学科融合课程《博古知今之国粹旗袍》
与会老师们翻阅实小《跨学科融合课程手册》
走进北一楼大厅,各个校本课程的展示点燃了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在手指间迸发,创造在心田里萌芽。一颗童心,一种创意,多彩智慧,传递着丰富的内心,塑造着独一无二的童真世界。看到孩子们多才多艺,智慧无穷,前来参观的老师们纷纷举起相机留下精彩瞬间,并和孩子们亲切互动。
小解说员参会者介绍美丽的丝网花制作过程
有趣而又有挑战性的九连环
实小特色校本课程教材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假如学科过于割裂,学生则通常难以理解各个学科之间是如何联系的。那么什么是跨学科?跨学科怎么融合?多学科是不是跨学科?无疑当下老师们面临着跨学科融合的重重困难和挑战,20日下午,在实小报告厅来自于郑州市第二中学王瑞校长、郑州市第九中学张莹校长、郑州创新实验学校汪秀校长和郑州市中原区淮河路小学金焕芝校长分别带来了以《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郑州二中科技社开展社团活动为例》、《整合规划发展——郑州九中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探寻核心素养校本化发展策略》和《小学STEM课程开发实践——以创造力课程为例》的四个案例报告。最后,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艳燕做了以《创客与STEM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讲座,李教授从新时代的教育诉求、我们教育当前遇到的问题、如何培养兴趣驱动的终身创造者等方面,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创客项目,同时还指出,好的STEM课程只有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最后就学校如何落实创客课程、具体路径指导给出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也是近年来国内众多学校在摸索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汪秀校长《探寻核心素养校本化发展策略》案例报告
郑州市第二中学王瑞校长《创客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郑州二中科技社开展社团活动为例》案例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李艳燕教授以《创客与STEM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讲座
此次校本推进会的参与和承办,不仅亮出了高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的崭新名片,更为全区教育工作者打开了新课程改革一扇门,郑大实小也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课程改革高速发展。
作者:刘柯侯婵编辑:孙静贤
摄影:罗璐静孙美丽排版:罗璐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