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资源 >> 正文 >> 正文

刀刃向外卷向全球,极氪安聪慧新能源车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5/1/15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文/郭文静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内卷”比想象中来得更早、更惨烈。

刚刚过去的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迎来了高光时刻,全年销售.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到全球销量的61.2%,渗透率达到25.6%,提前三年完成国家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5%的目标。

在这场汽车产业的百年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毫无疑问的处在了领跑位置,但伴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爆发式增长的,是迅速到来的市场高度内卷。年四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打起了“温和”的价格战,一跨入年,价格战更是迅速升温,激烈到把燃油车“逼”得不得不绝地反击。

反观国外,新能源车还处在“培育期”,这边欧洲各国的补贴政策还在继续,那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即将给出新一轮大力度的政策补贴,某豪华品牌中国负责人曾在采访中表示,很多跨国品牌欧美市场负责人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其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优惠这么大,为什么他们在欧美畅销的电动车在中国就是卖不动。

中国市场的“内卷度”可见一斑。既然如此,何不刀刃向外“卷”向全球?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在演讲中呼吁,应该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输出产品,更输出品牌、输出技术、输出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安聪慧这番呼吁并不只是“喊口号”,从他的分析和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卷向全球,有需求、有实力、也有机会。

“中国新能源车跑遍世界是刚需”

有需求很好理解,前文已经提到,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陷入高度内卷状态,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整体早已进入存量阶段,内部竞争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超预期发展,也让新能源车市场的淘汰赛日益惨烈。

与其在国内疯狂内卷,不如向外找增量,而且电动化时代,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具备了全球征战的实力。

安聪慧表示,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一直是汽车产业现代化的追赶者,而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中国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规模化、体系化、代际化的换道先发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专利申请也占到全球总量的41.2%。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真正的站了起来。

这并非自卖自夸,从技术到成本两大角度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都已经展现出优势,技术方面,无论是核心三电技术还是智能网联技术,中国都领先全球,这一点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深度拥抱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就能看出来,从BBA纯电动车在国内销售不及预期也能看出来。

以极氪为例,极氪增换购用户中,来自奔驰、宝马、奥迪品牌的用户占比达32%,仅凭极氪一款车,极氪去年全年交付辆,比这三大豪华品牌去年在华销售电动车总和还高。

成本方面,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完善、成熟、稳定,而且已经实现了全行业的规模效益,成本优势显著,某跨国车企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运到欧洲的成本比其在当地生产还低出很多,就是明证。

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开始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突破万辆,超越德国,位居全球第二,以目前的势头,今年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去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突破67万辆,实现了翻倍增长。

更重要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不再是燃油车时代的只能集中在中东、北非和拉丁美洲这些新兴市场,而是开始突破欧洲、澳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出口更加高端的车型,其中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约八成都是电动车。

以领克品牌为例,其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出口量位居中国品牌25万元以上车型第一,且其中97%都是新能源车型。

有需求有实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自然有机会征战全球,更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球新能源车市场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和内卷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难得的“窗口期”,而全球传统车企都在加速转型,这个窗口期或许稍纵即逝,所以正如安聪慧所言“让中国汽车更快跑遍世界不是愿景而是刚需”。

“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更要‘走上去’”

明确了必须卷向全球的“使命”,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该如何“卷出去”。

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国家历时13年砸下2万亿的补贴和投资,才让中国汽车有了“换道超车”的机会,中国车企必须抓紧机会,而且摆脱过去“低端竞争”的思路,从“走出去”,升级至“走上去”,打造中国自己的“BBA”,参与全球高端竞争。

这需要在战略上就坚持“高举高打”,安聪慧介绍了极氪的发展路径——坚持将吉利控股集团赋予的巨人力量与纯粹的用户思维相结合,走出了第三赛道的极氪模式;作为吉利新能源布局的先行部队,极氪在全球布局,全球研发,全球制造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全球创新,中国引领。

在全球布局方面,吉利通过威睿能源、亿咖通等产研一体化机构及天地一体化生态,为极氪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极氪自身则大力投入研发,设立欧洲创新中心、欧洲设计中心、上海智能研发中心,并组建了超过人的研发团队。

全球研发方面,极氪背后的浩瀚架构就是吉利集结中欧研发团队数千名工程师,历时五年打造的全球领先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生纯电架构,该架构不仅应用于极氪,更通过技术授权波兰电动车制造商的形式,实现了技术架构出海。

全球制造方面,极氪智慧工厂在制造工艺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尤其是一体化压铸技术是技术成果的最好展现,,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极氪智慧工厂生产的极氪上,未来还将在其他品牌和产品上使用。

这些举措让极氪一诞生就具备“豪华实力”,无惧在欧美成熟汽车市场,与传统豪华巨头正面对决,而极氪深知只有这样的胜利,才能让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在全球竞争中真正“立住”。

虽然年才诞生,但极氪已经有了完备的出海计划,去年就成立了欧洲销售团队,目前在产品验证阶段,今年四季度将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年,极氪与Waymo联合开发的无人驾驶纯电汽车,将具备量产和交付能力,未来会在美国投入商业运营。

要去就去最困难的战场,中国新能源车要想换道超车,必须有这样的“亮剑精神”。

写在最后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这是每一个中国汽车人的梦想,而新能源车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这个梦想,只要敢于突破、敢于竞争、敢于引领,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不会太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