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出席“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贵阳对接会。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
贵阳要做“科技创新之树”的撒播者
“贵阳拥有好山好水好风光,现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很有前景,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在10月20日举办的“科创中国”院士专家专题报告会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围绕“创造数据价值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的主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报告。
“‘科创中国’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品牌,贵阳市成为试点城市很不容易,这也充分体现了贵阳市的科创实力,贵阳市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把科技创新工作做得更好。”刘焕彬说:“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贵阳市要把人才、科技资源全部聚集起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多下功夫。”
刘焕彬表示,贵州有很多很好的条件,再加上这几年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撑,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到贵阳定居。“科技创新能力要想提升,就要像种一棵树一样,首先要有种子,贵阳市的科研机构、大学就是那个撒播者,种瓜得瓜,贵阳要好好培育人才,等到丰收的时候自然能收获科技成果。此外,贵阳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积极考虑引进科技成果,不断提升科创能力和水平。”刘焕彬说。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喻海良:
吸引下游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铝基新材料产业
10月20日,“科创中国”院士专家助力“强省会”贵阳行活动铝基新材料产业调研组专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喻海良,分别走访了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贵州高精板带箔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走访结束后,喻海良说:“参观了三个企业,产业链是连贯的,贵阳的铝土矿资源也很丰富,所以铝加工是可以大力发展的,在行业发展上,一方面要紧密地结合本地需求,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拓展新领域。”喻海良表示,通过参观了解,贵阳的铝基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铝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合金化、铝制品的工业产业链,下一步应在原材料深加工上下功夫,让本地的相关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同时扩大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吸引下游铝精加工企业加入,不断做大做强铝加工业。
“丰富的资源、区位优势突出、配套设施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