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自家楼顶种的荔枝成熟了,兴奋之余,我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期视频。看了网友们的评论我极为震惊,竟然有很多人不知咱们四川泸州出产中国最优质的荔枝。所以今天特意写了这篇文章,替大家介绍一下,当年杨贵妃和杜甫也吃过的泸州荔枝。
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泸州会出产热带水果荔枝。其实,泸州气候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无霜期长。让这一方水土成为中国最北端的南国风景线.这里盛产荔枝、桂圆、青果、柑橘、柚子等水果。其中最富盛名的当推荔枝。
荔枝自古被称为“果中之王”,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岭南地区,以及川南一带。泸州荔枝与岭南荔枝同期开花,却因晚熟两月,吸收了更多的日月精华而品质尤胜。
泸州荔枝栽种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我们都读过唐朝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可能我们读完诗后,在对唐朝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行径无比愤慨之余,多少都会对诗中杨贵妃酷爱的荔枝到底产在哪里产生些许兴趣吧?很多人误以为此荔枝来自岭南,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荔枝不耐贮藏,在古代的北方是绝对的奢侈品,一般人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白居易在任忠州刺史时,就曾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来聊解对荔枝的渴慕,并亲自写下著名的《荔枝图序》。文中用不无遗憾的口吻写到:(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由此可见,在贮藏运输技术极为有限的古代,是不可能从远隔千山万水的岭南将荔枝运到京城的,即使通过驿道飞马传送,运到的也只能是色香味尽失的腐烂荔枝。只有离长安最近的荔枝产地泸州,才有可能帮助唐明皇满足宠妃的愿望。宋代罗大经撰写的《鹤林玉露》上也有记载说:“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谓泸戎产也。”就连在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苏东坡也说过:“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这也证明了适宜种植荔枝最高纬度的泸州,才应该是杨贵妃钟爱的荔枝的原产地。
泸州荔枝属于晚熟荔枝,每年七八月间才陆续上市,比岭南荔枝迟两个月左右,以合江县出产荔枝品质最优。上世纪九十年代,合江荔枝曾送农牧业部和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品鉴。年,合江带绿荔枝荣获“中国国际林博会金奖”和“中华名果”称号。合江县也同时拥有了“中国晚熟荔枝之乡”的独特名片,被确定为奥运水果供果基地县。合江荔枝作为北京奥运果品,提供给各国运动员享用。
泸州荔枝品种繁多,市场上最常见的有:带绿、妃子笑、大红袍三种。
带绿荔枝属于荔枝中的特优品种,因果皮上竖缠着一条绿色的带子而得名。果肉晶莹如羊脂玉,味甜且香,肉脆汁多,细嫩化渣,小核率能达%,微带果酸,成熟期最晚,品质最好,市场价格也最高。但产量低,曾被果农弃种。近年来,随着市场追求荔枝品质观念的转变,带绿的价值才被果农重新认识,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珍稀荔枝品种。曾经一盒顶级“带绿”(20粒,约克),卖到了元的“天价”。
妃子笑是合江荔枝中的又一上乘品种,名字就源于杜牧的那首诗。单果体积较大,重23.5~31.5克,果皮青红相间,以绿色为主,颜色对比特别鲜明。小核率能达80%,肉质厚而脆,细嫩多汁,酸甜适度,甜脆中带有清香,但价格远低于带绿。
当然,最亲民的一定是大红袍。它是泸州荔枝中最早上市的品种,能让你领略什么是“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气势。它长势蓬勃,产量极高,市场占有率也极高。每到七月,它鲜红的身影就会装点着酒城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水果店门前横着一排箩筐,全是它。
大红袍果实以椭圆形为主,果肩一边平,一边稍隆起,中等个头,平均单果重23.8克;果皮薄而鲜红,如着一件大红袍;龟裂片小而略尖凸,果肉紧致透明稍粗韧,口感爽脆沁甜,甜中带酸,滑滑嫩嫩。价格根据品质有6元、8元、12元不等。早上,从市场买菜回家的大妈们的菜篮子里,总少不了要捎带上一两斤大红袍。
周末,很多泸州人都喜欢兴致勃勃地带上妻儿老小,叫上三五朋友,一起到农家乐采摘荔枝。只需出饭钱,荔枝免费吃,管饱管够。如果想团购把荔枝带走,还会有低于市价的优惠。呼吸乡村新鲜的空气,品尝自己亲手摘下的水果,体验农家丰收的乐趣,感受一场来至于视觉听听触觉味觉的全方位的休闲娱乐享受,幸福感爆棚。
最后,我再用杜甫的《解闷十二首》之第十篇为泸州荔枝正正名:“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欢迎朋友们到泸州来做客,去亲手采摘当年诗圣采摘过的,也曾为他消过愁解过闷的美味无比的泸州荔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