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市场 >> 正文 >> 正文

渤海大学公益环保活动成为学校名片人民网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4/6/3
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4611/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在我们每天生活的这片校园里,就栖息着多种野生鸟类。”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注视下,指导老师开始了鸟类保护宣讲。这是辽宁省渤海大学自行车协会“爱鸟护鸟”活动的一个场景。作为依托自行车运动为载体的志愿公益类社团,协会每月至少举办一次野生鸟类宣讲会,并带领同学到小凌河沿线等野生鸟类聚集区实地观测。据统计,“爱鸟护鸟”宣讲会开展两年来,累计听众达余人次,其中余名同学成了“爱鸟护鸟”专项志愿者。保护野生鸟类,爱护身边的小精灵,成为渤海大学学子的日常习惯。持续开展的公益环保活动才是好活动“公益环保已经在全社会得到共识,大学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但其中也存在着只图一时人气、缺乏内涵等问题。活动虎头蛇尾,开展时热闹非凡,结束后悄无声息。”渤海大学团委书记邢延慧说,能够持续开展的公益环保活动才是好活动。渤海大学根据学校设有松山和滨海两校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打造了“植绿女儿河”和“清洁白沙湾”两个专项行动。两个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区域广、容纳人数多,且距离适中、便于徒步开展。女儿河的义务植树和垃圾清理活动已经坚持了10余年,白沙湾的清理行动已开展4年。活动累计义务植树余株,参与学生人数超过两万人次,成为渤海大学公益环保的品牌项目。无论是爱鸟护鸟,还是针对女儿河和白沙湾的环保行动,都是渤海大学因地制宜摸索遴选出的优质项目。这几大核心项目和其他日常开展的小规模公益环保活动一起构建了渤海大学“青年环保公益行动”的体系。学校于年出台的《渤海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方案(试行)》中,还在“志愿服务”模块中恢复了劳动周设置。同学们参加公益活动,可以获得“第二课堂”学分,从制度层面推动了同学持续参与公益的积极性。经济学院级本科生刘一澎表示,这个“志愿服务”模块设置后,同学们报名十分踊跃。亮闪闪的“海精灵”志愿者为引导同学坚持参与公益,渤海大学校团委还打造了“渤海大学海精灵志愿服务队”。这是一个无门槛的公益团队,由校学生会志愿者工作部具体负责,服务队定期发布各类校内外的志愿公益活动,全校同学都可以在网上报名,成为亮闪闪的“海精灵”志愿者。自年建立以来,海精灵志愿服务队开展过渤海大学暖冬行动等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海精灵”让同学参与志愿公益行动有了归属感,产生“集聚效应”,打造出渤海大学志愿公益活动的品牌。在校学生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海精灵志愿服务队队长闫镜名看来,在“海精灵”工作的时光是大学生活中难忘的经历,帮助他人,为社会作贡献,“海精灵”是渤大学子担当使命的良好平台。近年来,海精灵志愿服务队曾获得辽宁省志愿优秀组织奖、锦州市志愿服务先进团队、渤海大学“最美渤大人”等荣誉称号。社会实践传播公益环保理念每年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渤海大学都会设立10余个专项,其中以“美丽中国”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类专项很受同学欢迎。以年为例,全校共有余支学生团队报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报名参加环境保护类项目的团队就有92支,占项目总数的24.2%,是报名最多的专项。长江徽皖流域生态环境调研、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黄龙湖水库水质调研……一个个紧扣生态文明建设、贴近百姓民生的实践选题从渤大学子的头脑中迸发出来。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后撰写的调研报告曾经获得“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铜奖、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的二等奖,还成功申请了20余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化学化工学院级研究生于亚婷表示,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通过同学们实地走访调查过程中发表的微博、空间、朋友圈等新媒体作品,渤大学子热心公益环保的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多的人。渤海大学团委书记邢延慧表示,学校还将继续依托既有项目平台,将公益环保活动打造成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商量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晨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