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前景 >> 正文 >> 正文

亮出创新名片,传递发展声音南京国家农创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5/17
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11月19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亮相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会,举行《南京农创中心发展路径与创新资源》发布仪式,其对自身建设成效、创新资源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创新赋能发展,专注引领未来。浦口区副区长王礼文表示,自年5月实体运作以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奋力扛起使命担当,在载体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人才团队建设上做文章、在创新机制上出实招,跑出了“南京速度”,亮出了“南京招牌”。

通讯员浦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刘丽媛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鸟瞰图

亮相!“农业硅谷”的靓丽名片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是我国农业农村领域高端对话平台,被誉为农业界的“香山会议”。其邀请多所知名农业高校,联手打造农业农村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论道”平台,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共同为农业农村发展谋出路、话未来。

年12月获批,年5月实体运行,满打满算不足5周岁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是无可质疑的“新生力量”,但凭借亮点满满的成绩单,它依旧“吸粉”无数。王礼文介绍,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在创建之初就区别于一般的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力争走出一条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这在全国是首创,也是解决困扰业界多年的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具有典型引路和示范意义。

三年多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坚持“农业硅谷”目标不动摇,努力推进科技与产业、人才、企业、科技、金融融合,努力实现创新要素集聚、关键技术集成、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开辟出农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各类创新要素紧密结合的好载体。

三度承办并亮相本次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农创中心底气更足,目光更远。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创中心将以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全局视野,比肩行业精英,紧跟时代发展,朝着建设“农业硅谷”的目标继续奋力前进。

赵春江院士全程数字化作业农场

成长!奔跑在大道上的赛道精英

农业是国民生计之根本,农业的发展事关万千国人的饭碗。如何带领这一古老的产业历久弥新,开拓向前?“成长”一词成为了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由弱至强的关键。

成长,代表着量的积累——集聚赵春江、邹学校、赵其国等近10个院士团队,打造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累计签约项目多个,入驻项目累计申报专利件,今年企业共签约合同数超0份;联合新希望集团、中信农业、江苏苏美达集团等成立总规模17.8亿元的农业科创基金;落地天邦集团、三主粮集团、益客农牧集团、港华农业等一批总部企业,与美国硅谷创业孵化器PlugandPlay共建“国际农业创新加速平台”……全球农业科创资源快速集聚,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版图”不断扩大。

成长,更代表着质的飞跃——实体运作以来,农创中心紧紧按照“农业产业科创中心”的功能和定位,以创新研发为基础,以产业技术孵化、产业化为重点,聚焦智慧农业、生物农业、功能农业三大领域,着力攻关种业发展、粮食安全等重大课题,努力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重要引擎、长三角乡村振兴探路先锋,为全国农业发展献技献策。

而今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通过构筑空间、平台、政策三大支撑,“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效应已然显现。

共享实验室

生态!厚植创新创造创业土壤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充分激发创新发展动能的关键。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不但在出成果、出人才上努力,更在出机制、出模式上创新,农创中心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着力形成了“管理上提、建设下沉、运行统筹、市场运作”的工作格局。

在工作管理上,农创中心明确建立部省市共建机制。年3月,农业农村部、江苏省政府共同下发文件,建立南京农创中心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府副省长、南京市市长共同作为召集人,定期研究解决南京农创中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形成部省市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召开1次部省市联席会议和3次部省市联席办公室主任会议。

在建设投入和项目运营上,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积极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办公室+公司”模式,管理办公室75%以上职能机构承担经济发展和打造创新生态等职责,科创投资集团具体负责投资建设任务。同时,在运营管理方面,制定出台《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入园项目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从科研投入、发展成果、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考核,实行“绿橙红”三色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共计清退和迁出企业8家,打造入驻企业动态管理良性循环机制。

于内,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于外,催生创新创业动能。在本届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会上,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还为创业项目带来了办公载体、创新研发、政策支持、成长服务、生活配套等五大“礼包”。相关负责人希望,借助政策扶植和优惠,让有需求的企业能找到有用的高科技成果,让有成果的创新团队能找到转化运营的企业,让有实力的基金能找到投资热点,让有想法的创业者能够实现梦想,共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创新!增强赋能转化条件能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进取发展的路途中,“创新”二字时刻发挥着引领作用。

如何服务创新、支持创新、实践创新?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给出的答案坚决而又有力——在软件上纵向链接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横向链接高校院所和企业研发部门,硬件上打造重点实验室、共享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大数据机房等,为技术创新提供研发支撑、转化服务和应用场景。

作为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联合入园企业、院士团队申建了“智慧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创新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绿色智能肥料创新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遗传育种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家禽健康养殖数智化技术集成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与此同时,云共享实验室、农产品及加工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也渐次落成,日后,他们都将成为农创中心构建创新生态,赋能平台发展的有力抓手。

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导创新要素按照产业化方向集成和重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当下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正愈活愈新,愈活愈进!

目前,支持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建设已被写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地处江北新区和自贸区核心位置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正立足区位、科教、政策等优势,助力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进一步提升城市首位度,全力打造“农业硅谷”名片!

校对苏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