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前景 >> 正文 >> 正文

点赞省地矿七队五措并举打造高素质职工队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7/26

「本文来源:齐鲁壹点」

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紧紧围绕“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目标任务,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五大措施,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政策体系,为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基础保障。

强化“三大引领”

强化政治引领。向职工发放党史学习书籍余册,开展党史宣讲16次,全队开展党史集体学习次,引导党员干部逐步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精心制作安装建党周年党建雕塑3处,组织职工到沂南红嫂纪念馆、华东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教育,制作发布《深入学习党史,弘扬“沂蒙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微视频,感受沂蒙精神的至深情怀;组织职工到“沂南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示范产业园”、“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馆”学习,开展23次党性教育主题党日活动,让职工感受党带领人民谋复兴的磅礴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在职工队伍中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庆祝建党周年系列活动,引领职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队14个党支部学在前、行在先、做表率,全部跨入先进以上行列;开展“一支部一亮点、一实体一品牌、一党员一故事”活动,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亮点品牌,涌现出一批优秀模范党员。以“党建+生态修复”“党建+绿色勘查”“党员示范队”“机关四星三最”等为创建亮点,打造创新创效的党建名片;创树“金刚石找矿王牌军”“现代农业助力军”“油气勘查铁军”等产业品牌,激发发展“红色动能”,形成基层工作有新抓手、技术水平有新提升、发展氛围有新变化、工作成效有新显现的“四新”工作格局。

强化文化引领。将“地质报国、事业立局、科技引领、有为有位、争创一流”新时期地矿工作理念融入具体工作,形成价值认同;在全队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劳模工匠宣讲报告会,大力报道“沂蒙工匠”先进事迹,引领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举办演讲比赛、红歌大赛和摄影书画展,开展微视频大赛、最美地质职工评选,引导职工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总结提炼金刚石找矿“红旗精神”,出版专著《钻石之路》和纪实文学《征途》,记录建院六十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与临沂电视台合作推出《蒙山》大型电视文教片,发起承办“又见沂蒙山”首届临沂地质文化年活动,增强了职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聚焦“三项任务”

组织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积极参加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申报工作,《新疆和硕县可可乃克矿区米标高以浅特大型锶矿详查》项目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在去年成立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院士工作站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山水林田湖草院士工作站、城市地质院士工作站;新增房产测绘乙级资质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取得山东省生态环境服务能力评价证书;实验室资质扩项项,总体达到项,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深入开展主题劳动竞赛。组织开展大地质服务、无人机测量、驾驶员培训等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参与职工人次,发明创造1项,申请专利33项,1人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1人被评为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1人被评为山东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个人,9人荣获山东省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一等奖、10人荣获全局优秀QC成果一等奖。在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地质系统地理信息产业职业技能竞赛中,1人荣获三等奖,2人荣获优秀奖,团体荣获三等奖。

大力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加强服务地方力度,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深度交流,在全局率先出台《服务临沂经济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方案》,向临沂市及社会大众公示48项无偿地质技术服务;编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推进沂沭河、蒙山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制定临沂市自然灾害应急地质技术服务方案和预案,提供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服务,以专业优势助力沂蒙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三条途径”

扎实推进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修订《关于深化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制度》,成立劳动争议调解领导小组,完善《工会工作制度》《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定期组织召开职代会,接收解答职工代表提案,审议院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问事七院”监督问效平台,促使党内监督、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常态化开展,有效打破部门沟通壁垒,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回应职工群众关切。

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改善职工公寓环境,修建公寓花园,改造停车场场地,提升职工餐厅条件,实现全院美化绿化,提高整体环境;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推行工间操,提供优良的健身场地和体育设施,极大地提升了职工身体素质;每年定期为全队在职及离退休职工开展健康体检,组织加入本地医疗互助保险,有效减轻了个人医疗费负担;持续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健康和金秋助学活动,积极实施困难职工帮扶、青年职工婚恋交友等活动,发放各类帮扶资金和慰问物资30余万元,惠及职工余人次。

有效发挥工会劳动保护作用。开展项目部标准化建设,为职工订做四季野外工作服,配齐各类防护用品,提高一线职工归属感;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组织职工参加院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参与劳动安全措施、经费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野外一线项目部开展消防应急处置演练、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水平;集中组织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山东省地矿局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安全隐患拉网式行动”、“查保促”、“安全隐患随手拍”等群众性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查找并整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数量件。

强化“三个支撑”

以人才为支撑,提升业务能力。开展“庆百年华诞,展红旗精神,谱十四五新篇”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大落实活动;制定《中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办法》,明确三个梯队培养目标;开设“沂蒙地矿大讲堂”28讲,培训3余人次,组织参加外部专业培训44次。去年以来,新增正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14名,3人获得注册师执业资格。1人获局第二批科技领军人才、1人获金罗盘奖、1人获第四届曹国权地质科学奖青年奖,1人获得十大“沂蒙工匠”。技术质量实现大提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厅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十大找矿成果奖1项,省级行业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山东省宝玉石和观赏石》《山东原生金刚石矿成矿、找矿理论方法创新及应用》《金刚石原生矿勘查规范》等。

以技术为支撑,提升攻坚能力。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案”技术人员培养办法,组建了生态修复中心、城市地质调查中心等7大中心;抽调精兵强将24人组成攻坚专班,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数量大等各种困难,历时三个月完成了《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并成功通过全国竞争性评审;承担临沂市奥体中心勘察和桩基灌注桩工程项目等一大批市重点、民生工程,有力发挥了技术服务保障作用;山东省地矿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自远,带领水文地质所职工出色完成临沂市罗庄区银凤湖片区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得到当地政府高度认可,成功打造了“罗庄治理方式”。

以制度为支撑,提升执行能力。实施制度建设“三步走”,年为“内部管理和地质成果双提升年”,年开展“制度创新和管理提升年”,年创新开展“制度落实年”,压茬进行、融合促进;创新开展“制度固定宣讲日”,将每周四定为固定宣讲日,通过72项制度现场宣讲及60项制度录制视频宣讲的形式,实现实体、科室、办事处、项目部四个层级全覆盖;围绕制度落实执行,以“一走一问一印迹”为主线,认真自查自纠,查摆问题;以“深入一线走流程”为落脚点,建立制度执行落实机制;以“问事七院—制度执行专题会议”为着力点,抓好制度执行整改落实,做到核查彻底、落实到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李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