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名片制作 >> 名片制作优势 >> 正文 >> 正文

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

来源:名片制作 时间:2023/1/19

说起陈家祠这是我们来到广州逛街腿会不听使唤的要去的地方,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了解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二十年()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陈氏书院由曾任翰林院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兴建,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凡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只需缴纳一定的金钱,均可以加入,并将祖先牌位放入陈氏书院供奉,宗族内的子弟到广州备考或办事时可入住陈氏书院。

恕我学识浅薄,这家祠堂真的是我见过雕刻样式最多最精美的。木雕在陈氏书院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种建筑装饰。木雕业在明代逐步趋于繁盛,随着硬木(俗称红木)家具的发展而成长,为岭南传统手工艺的一种。陈氏书院室内的屏门挡中、龛罩、花罩、梁架、坨墩、斗拱、檐板、雀替等,广泛采用了木雕装饰。

建筑中的各种雕刻装饰,主要由建筑商到省内县组织聘请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广州制作。根据现有的资料,参加砖雕制的艺人有番禺的黄南山、杨鉴庭、黎壁竹,南海县的陈兆南、梁澄、梁进等。其中以黄南山雕刻的数量最多。

陈家祠堂在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若同志曾在年参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陈家祠的建筑装饰工艺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为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德国和日本的建筑艺术专著中已有专题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