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按
统编语文教材强调向课外阅读延展,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为深入探索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路径,构建小学语文范本教学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宁川小语”周三云教研(第五季)将展播国内有关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成果和宁德市第三届儿童阅读与语文范本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优秀课例。
第七期,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林颖老师为我们带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跟进课2,让我们一起聆听吧!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跟进课2
教
学
内
容
回顾阅读《西游记》上半册,梳理阅读方法。
教
学
目
标
1.激发学生持续阅读《西游记》(下)的兴趣,联结上册的阅读经典名著的基本方法,树立阅读的信心。
2.借助影视资料、图片等,代入角色,了解品鉴人物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会结合文本评价人物。感受经典的魅力。
教
学
重
难
点
结合文本评价人物,深入阅读感知师徒关系。
教
学
准
备
学生:阅读《西游记》(上),完成人物名片。
教师:阅读《西游记》,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册,分享交流
1.老师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最近都在读《西游记》,唐僧自东土大唐出发,一路收徒弟降妖怪,如今已经到了通天河(取经地图上的四十九回)。唐僧师徒这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妖魔鬼怪,师徒之间的关系又会如何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本《西游记》
(教师借助取经地图导入)
1.借助朋友圈展示学生阅读经历
同学们,我在你们李老师的朋友圈里发现了这些:
(1)展示朋友圈中的学生的阅读照片
(2)展示朋友圈中学生制作的西游人物名片
指名2--3位学生简单介绍自己设计的西游人物名片。
(3)展示朋友圈中学生在书本上做的批注
指名2个学生结合批注说说自己阅读时的感受。
总结:阅读也是奇幻的取经之旅,《西游记》这本书人物神奇,情节奇幻,就让我们继续感受这本书的魅力吧!
过渡:瞧,通过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可以知道他最近的心情,也可以知道最近他在做什么。假如《西游记》也有朋友圈(教师板书课题)呢?
2.游戏:看朋友圈猜故事情节
师:瞧,《西游记》朋友圈更新啦!同学们请注意看图片中的朋友圈,猜猜是哪个情节。
二、代入角色,合作分享
(一)聚焦片段,代入角色
过渡:白骨精不仅想吃唐僧肉更离间了师徒的感情,这个故事就在本书的第二十七回。
1.学生齐读:章回名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长老圣僧恨逐美猴王。
2.出示章回名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长老圣僧恨逐美猴王。
指名一个学生根据章回名称,大致说说这个故事。
师:是啊,《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在阅读西游记时还可以借助章回名称了解故事内容,这是个很好的阅读方法。
3.品读语言,感受悟空成长
师:同学们,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可生气了发了条朋友圈,他真的一直这样冲动吗?结合你之前的阅读和预习单中的提示,说说你对孙悟空这个形象的理解。
生结合预习单汇报(2-3人)
预设1:孙悟空并不无情,离开师父前还要交代沙僧,叩拜师父。
预设2:孙悟空刚开始也并不听话,容易冲动。
预设3:在没有踏上取经道路之前,他很自由。
师:瞧,同学们在品读悟空时都走进人物内心,把自己也当成了他,这样代入角色地读更能体会角色的内心。
(二)聚焦片段,理清关系
取经路在继续,孙悟空也在慢慢成长。师徒四人的关系是不是也在变化呢?接下来咱们继续品读人物,小组合作,为唐僧师徒设计他们的朋友圈文案。
1.小组交流汇报:师徒关系的变化。
预设1:三打白骨精中,八戒挑唆,唐僧耳根子软,悟空冲动。师徒面和心不合。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长老圣僧恨逐美猴王
预设2:唐僧善良不杀生,怪悟空杀了强盗。师徒走在路上,心不在一起。
那长老只得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依大路向西正走。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
预设3:唐僧哭悟空,师徒关心对方。
三人急回来,果然没了师父,连行李白马一并无踪。慌得个八戒两头乱跑,沙僧前后跟寻,孙大圣亦心焦性燥。正寻觅处,只见那路旁边斜拖着半截儿缰绳。他一把拿起,止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叫道:"师父啊!我去时辞别人和马,回来只见这些绳!”正是那见鞍思俊马,滴泪想亲人。
——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
课堂汇报学习以四人小组展开,学生需汇报小组讨论交流后的观点,就情节中的具体表现对师徒关系发言。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西游角色设计朋友圈文案,依次发言,小组成员可补充,总结。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谈自己的观点,达到合作学习,激发思考的目的。
2.看视频,感受人物关系
师:师徒经历的磨难越多,他们之间的信任也就越深,感情就越深。不信,你们看视频。播放视频: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识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3.展示唐僧的朋友圈图片,如果让你给唐僧的朋友圈留言,你想以谁的身份评论呢?
师:同学们设计的朋友圈文案真棒,既代入角色读懂人物内心想法,还理清了人物关系。(板书:代入角色理清关系)
(三)引发兴趣,开启下半本阅读
过渡:小小的白骨精就让师徒四人产生矛盾,后面他们又会遇到哪些神通广大的妖怪呢?妖怪都还没露脸,法宝就纷纷亮相啦!法宝都是谁的呢?
1.游戏环节:妖怪法宝对对碰
预设1:学生全都猜对了。了不起,你都知道这些宝贝的主人,是不是偷偷看了下半册呀。
预设2:猜错了没关系。后面这几个宝贝都藏在后半本书中,等着你去发现呢!
2.教师总结:取经路漫漫,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终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他们还会遇到哪些磨难呢?请继续阅读《西游记》下册吧!
师:听,是谁的声音。唐僧的朋友圈又更新了。
留下悬念,唐僧的朋友圈。这回师父又被谁抓走了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教师简介
林颖,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新校区党支部支委。热爱书法,多次参与市级粉笔字、硬笔字比赛,并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书写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研上,积极参与市级课题研究,认真听课、制作微课、撰写论文。曾多次在校内执教公开课并广受好评。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