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5日,继孝南区第二届网络评论大赛暨荆楚民生观察团走进首衡城活动启动之后,荆楚民生观察团一行走进孝南辖区内的港荣食品企业、爽露爽食品企业、香润生态农业基地、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孝南区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等地,深入了解孝南区食品企业及农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提出宝贵建议,为孝南区建设农业强区把脉问诊。
此次网评大赛暨荆楚民生观察团活动,首站选择在首衡城启动,其目的是发挥首衡城效应,助力孝南区重点产业发展。孝南区紧抓汉孝同城发展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引进首衡城项目落地毛陈镇,规划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项目投资亿元,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全业态全产业链商贸流通平台,对农业产业园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具有极大的引领作用。
走进湖北港荣食品公司,民生观察团详细了解孝南区重点食品企业发展生产情况。湖北港荣食品公司是一家以生产蛋糕为主的大型食品企业,新项目已全面投产,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税收万元。该企业将与首衡城合作,将公司主打的“港荣蒸蛋糕”系列产品供应给首衡城,借助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供应链市场优势,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朱湖糯米”是制作孝感麻糖米酒的上等原料,在爽露爽米酒生产车间,民生观察团参观了米酒制造工艺流程,品尝甘甜米酒,对朱湖糯稻酿造出的美味米酒饮品赞口不绝。孝南区为延伸糯稻产业链条,做大糯稻精深加工,支持10余家麻糖米酒企业进行技改升级,爽露爽、生龙、米秀等麻糖米酒生产企业均投资过亿元进行扩能改造,新增产能过10万吨。同时引进了国内食品巨头亲亲集团投资米酒产业,目前孝感亲亲公司已完成投资过2亿元,建成占地余亩的标准化米酒生产工厂,亲亲见学馆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对发展壮大孝感米酒产业具有重大推进作用。
走进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暖秋风拂面,缤纷美景如画,这里是孝南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朱湖湿地面积.32公顷,湿地率66.10%。年10月列入全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试点,是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大学湿地科研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武汉、孝感“天然碳库、都市花园”。孝南区不断加大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力度,坚持依湖就水,科学治理,持续推进乔灌结合、林带林泽组合、湖水林田草生态结合的复合湿地工程,修复生态链条,丰富生物多样性,形成大湿地套小湿地、小生境提升大环境,自然和谐、互利共生的生态格局,走上一条可持续的生态保护之路,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多彩湿地高效能。
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现场及孝南区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金色稻浪翻滚,阵阵稻香袭人,好一派丰收景象。民生观察团一行详细了解朱湖糯稻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情况。孝南区为做大糯稻产业,实现糯稻可持续性发展,从年开始,在糯稻核心种植区—朱湖农场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对19个生产队进行集并,新增标准化糯稻种植面积亩以上。朱湖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紧紧围绕产业园主导产业实施“糯稻产业链强链工程”,在做精做优朱湖糯稻10万亩辐射基地的基础上,链接麦当劳、湖北爽露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业龙头和首衡城农产品交易龙头,同步放大“朱湖糯米”品牌效应。
孝南糯米营养丰富,具有米质饱满、糯性强、不易碎等特点,是制作孝感麻糖、米酒、糍粑、粽子等地方传统特色产品的主要原料。全区麻糖米酒年销售额达3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80%以上,是全国著名的“麻糖米酒之乡”。传承千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已成为孝感的城市名片。
据悉,孝南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于年4月获批创建,以糯稻为主导产业,全区现有糯稻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糯稻17万吨。经过两年的创建,孝感米酒年产量60余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孝南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总产值81亿元(其中二产产值57.1亿元),糯稻产业产值63.2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为3.1:1,带动9.2万户(占产业园内农户总数的67.65%)农户共享产业园收益,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1%。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完成总投资50余亿元,其中,撬动社会资本超48亿元,占园区总投资的92.5%。
下一步,孝南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加强产业园项目建设,把园区打造成集糯稻生产、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发展的现代化样板示范区。依托首衡城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爽露爽20万吨米酒扩能等项目,构建糯稻产业“生产加工+大数据+物流集散”现代化供应链,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产加销一体化模式,打造糯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依托庭瑞斗山驿文旅小镇、香稻博物馆暨香稻科研中心、亲亲米酒见学展馆等项目,致力于打造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孝感麻糖、孝感米酒等区域公共品牌。
图文:冯欢赵程音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