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海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新发展格局下本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课题组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调研,并开展座谈。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于年6月1日,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自创办,毛泽东同志题写宫名,是新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群众性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是全国一级一类(示范)少年宫、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开展素质教育,开设近百个艺术、科技、人文等兴趣小组项目,年均开展主题活动余场,活动覆盖面近40万人次,“流动少年宫”年均服务贫困地区少儿和随迁子女达2万人次,小伙伴艺术团每年参加各类演出活动近百场次。
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被评为“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少年宫坚持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兴趣小组培训,融入主题教育活动,融入社会实践体验等各项工作,更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少年宫事业发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对口支援等工作密切结合,贯穿始终,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少年宫各项日常教育教学中,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落实做细,不断创新。一直以来,少年宫针对性地设置木偶、民乐、民族舞等兴趣小组项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象化地设计教学内容,从民族文化中选择题材,加强中华民族文化宣传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趣味化地策划主题教育活动,跨地区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拓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贴近性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引导青少年在体验中巩固民族团结意识。同时,与时俱进地创作优秀的少儿艺术作品,传播弘扬民族文化教育,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思想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参观了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计算机活动中心、舞蹈教室、生物实验室等,详细了解了少年宫的历史沿革、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对外交流等,听取少年宫负责人汇报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方面的情况。
委员们对少年宫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少年儿童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表示赞赏,纷纷称赞少年宫是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张靓丽名片。委员们建议,一是要加强制度设计,在对口交流、经费支撑、专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少年宫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好做法及新发展格局下基地的新需求。三是要加强对外交流,精心策划和打造展现民族文化的表演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原创政协头条
作者:通讯员杨静漪(本文图片均由潘建德摄)
原标题:《这家由宋庆龄创办的少年宫,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