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0日开幕的第六届河南·邓州范仲淹文化节上,具有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厂甸庙会”首次走进花洲书院,开展京邓两地非遗交流展示展演活动,精湛的西城区非遗表演受到邓州市民的喜爱。
邓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将范仲淹“忧乐”精神视为邓州城市名片。花洲书院是范仲淹在邓州时创办的州级书院,也是其经典名篇《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近千年来,花洲书院以教士子,书香不断。西城区史为营城建都肇始之地,西城“宣南”地区会馆林立、名士辈出,有“士乡”之美誉,其中琉璃厂街区既是文市街区,又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是中国文房四宝第一街。“厂甸庙会”以“文市”为题,每年春节期间在琉璃厂地区举办,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中国四大庙会”。
年11月,西城区与邓州市签订《西城区?邓州市对口协作框架协议》。本次“厂甸庙会”走进花洲书院是9年来两地首次开展非遗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京剧、天桥中幡等来自北京西城的非遗表演,以及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中国书店古籍修复技艺等来自北京西城琉璃厂街区的老字号非遗体验受到邓州市民的喜爱。
活动中,来自邓州市的两位小学生代表分别作为花洲书院和厂甸庙会的传播小使者,带领游客领略中国非遗之美。此外,西城区文保中心设计的通关文牒打卡非遗体验获得市民的青睐。游客领取通关文牒后,集齐28个非遗体验章便可免费参加宋服体验项目。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京邓两地“士人文脉、家国情怀”,未来,西城区将与邓州市开展更多非遗交流展示展演活动,更好推动京邓两地新时代“士人文脉、家国情怀”阐释互鉴与文化遗产保护交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张骜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11.html